转自:南湖晚报
汗水铸就的荣耀
N余新镇中心小学507班 张芷嫣
指导老师 郁园园
若努力有模样,那一定是汗如雨下;若成长有声音,那必然是心跳如雷。回望四年级那个酷热难耐的夏天,那枚意义非凡的金牌,成为了我人生的转折点。
那天太阳像个大火球挂在头顶,塑胶跑道被晒得发烫,连空气都在热浪中扭曲。我攥着号码牌站在铅球场地旁,后背的汗水已经把校服浸透。“四年级女子组准备!”广播声让我浑身一激灵,手里冰凉的铅球突然变得像块烧红的炭。
“看那个穿蓝色运动服的,听说上学期就打破学校纪录了!”顺着同学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周雨婷正在热身。她像棵挺拔的小白杨,手臂划出漂亮的弧线,铅球“嗖”地飞出,在沙地上砸出个深坑。“5.7米!”裁判的报数声让围观人群发出惊叹。我低头看看自己刚过一米五的个头,手心沁出的汗珠在铅球表面留下湿漉漉的指印。
忽然有人轻轻碰了碰我的肩膀,是教练杨老师,她递来一瓶矿泉水,瓶身上的水珠正顺着她的手指往下淌。“还记得上周加练吗?”她的声音像夏日里的一缕凉风,“那天月亮都出来了,你还在对着路灯练转体动作,铅球砸得沙坑咚咚响。”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无数个傍晚,当其他同学背着书包回家时,我总在操场西南角的沙坑旁重复着枯燥的训练。铅球一次次从掌心滑落,在沙地上留下歪歪扭扭的痕迹。有次练得太狠,右手食指磨出了血泡,包扎的纱布在夕阳下白得刺眼。
“到你了!”裁判的哨声把我拉回现实。深吸一口气,我学着教练教的动作要领:双脚开立如扎根大地,左手如指南针指向天空,右手托球抵住下颌。夏日热风掠过耳畔,我仿佛看见沙坑边那盏总为我亮着的路灯。
“嘿!”随着丹田发力,铅球像只银灰色的信鸽展翅飞出。时间在那一刻被无限拉长,我清楚地看见它旋转时带起的细小沙粒,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声与观众席的惊呼声交织成奇妙的乐章。
“5.89米!”当裁判举起白旗,我愣在原地,直到被欢呼声拉回现实。仰头望去,湛蓝的天空中,那轮太阳依然耀眼,却不再让人感到焦灼。
现在每当我抚摸奖牌上凹凸的纹路,总会想起沙坑边深深浅浅的脚印。原来真正的荣耀,早在我日复一日追逐月光的时刻就已悄悄生长。
莲湘舞动端午韵
N嘉善县陶庄小学502班 曾美淇
指导老师 江建青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晨光初露的端午清晨,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我便怀揣着兴奋与期待,来到汾湖水上运动中心。汾湖堤上绿树成荫,汾湖水面碧波荡漾,空中仿佛已经飘来艾草的清香,恰似“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所描绘的那般,为这特别的日子增添几分诗意。
早晨七点,人们已经来到舞台前,开展着“‘粽’情汾湖”的活动,人来人往,可热闹了!而我们正在做最后的排练。老师挥舞着手臂指挥着我们。接着,我们就上楼化妆,换上舞蹈鞋。一切都是那么紧张而有序,我们更是对这次表演充满了期待。
九点整,表演准时开始。我和舞伴们身着色彩艳丽的传统服饰,手持五彩斑斓的莲湘棒,头上还顶着两个可爱的小丸子,踏上舞台。莲湘棒上的铜钱,随着我们的动作叮当作响,清脆悦耳。我们时而散开各自挥舞,时而两两相对相互击打莲湘棒,时而聚拢变出划龙舟的队形奋力“划桨”。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时而旋转,时而跳跃,莲湘棒在手中上下翻飞,敲击着身体的肩、臂、腰、腿,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阳光洒在身上,为我们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与端午的喜庆氛围融为一体。台下的观众被舞蹈深深吸引住了,不住地发出阵阵惊叹。
这一天,龙舟竞渡振奋人心,莲湘舞蹈的灵动成了我最难忘的端午记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限魅力。那些流传千古的端午诗句,在这一天的经历中,仿佛有了鲜活的画面,与现实相互映衬,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