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生态环境部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近年来始终锚定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通过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体系,积极探索“绿电全替代”发展新模式,加快实施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进“绿电驱动+智能运输”智慧物流,推动传统工业基地向低碳园区转型,为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方案。
推动“绿电全替代”
2024年,高新区获指标的新能源项目5个,共计175.5万千瓦。项目全部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40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1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98.8万吨,有利于缓解环境压力。2025年,园区新获批300万千瓦完全离网型新能源发电项目,将进一步扩大现有高载能产业集群绿电消纳,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依托新能源这一朝阳产业,高新区加快推进高纯晶硅、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在园区布局落地。如今,一条新能源产业链激发出高质量发展新活力,一个个已经完工或正在建设的绿电关联项目在高新区的发展版图上乘势崛起,不断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加快节能与超低排放改造
高新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以节能降碳为重要突破口,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探索出一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创新发展路径。
全面淘汰落后产能。焦化行业关停370万吨落后产能,使能耗强度降至110千克标煤以下,水耗强度严格控制在0.8立方米/吨以下,相关指标达到国家领跑水平。冶金行业关停48台低品质矿热炉,全力打造智能化“灯塔工厂”。电石行业关停同源化工6台25500千伏安以下电石炉,并置换建设2台60000千伏安电石炉,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年节约标煤5.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4万吨的良好成效。
加快推进全行业节能技改。在电石行业大力推广立式烘干窑改造,在电力行业实施汽轮机同流改造及锅炉冷端余热深度利用等一系列创新举措。2023—2024年,高新区累计投资20亿元,实施45个节能节水技改项目,实现年节约标煤120万吨、节水9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2万吨。进入2025年,高新区继续推进实施77项节能节水、环保技改及设备更新项目,加速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全力推动超低排放改造。聚焦重点企业和产业链,制定焦化、水泥、硅铁、电石等20家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整治方案,全力推动全行业超低排放与提质升级。通过源头治理、过程优化和末端管控相结合方式,实现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截至目前,累计减排二氧化碳约30万吨,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超3000吨,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推进“绿电驱动+智能运输”的智慧物流
走进高新区,一辆辆满载货物的电动重卡穿梭在园区的各个企业之间。电动重卡的动力源来自鄂尔多斯电冶集团与三峡新能源集团合作的鄂尔多斯多能互补公司200MW可再生能源替代光伏项目所发“绿电”。据鄂尔多斯电冶集团物流公司负责人介绍,120辆电动重卡相较以前的燃油重卡,一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1万余吨、主要大气污染物近百吨。
近年来,高新区针对大宗货运降本增效需求,大力实施零碳无尘智慧物流项目,以“绿电驱动+智能运输”模式,重塑传统物流产业格局,全力打造智慧物流先行区。
创新推出L4级混合智能编队方案,领航车有人驾驶,跟随车无人驾驶,不仅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节约了能耗,还大幅提升了货运效率和安全性。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替换新能源车辆和工程机械241辆,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万吨以上,减排主要大气污染物164吨。
如今的高新区正以“绿电全替代”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节能降碳为突破,加速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深化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产业示范区,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鄂托克经验”,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白小玲)
上一篇:为国战死,无憾此生
下一篇:宇智波斑当火影了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