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活报告
摘要:微脉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致力于运用AI赋能医疗服务行业,链接医院、医生及患者,重构医院的医疗服务价值链。
2024年收入为6.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1%;毛利为1.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65%,毛利率为19.87%;净亏损为1.93亿人民币,同比扩大29.11%。
LiveReport获悉,成立源于2013年的微脉公司WeiMai Inc.(以下简称“微脉公司”)于2025年6月26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这是该公司第1次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及德意志银行。
公司是中国人工智能(「AI」)全病程管理服务的首创者及领导者。我们致力于运用AI赋能医疗服务行业,链接医院、医生及患者,重构医院的医疗服务价值链。
按2024年收入计,总部位于杭州的微脉是中国前三大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之一,且为中国最大的患者导向的AI赋能的全病程管理服务提供商。我们的服务涵盖患者从治疗前到治疗后的整个健康管理过程。我们亦凭借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的少数官方管理式健康管理合作伙伴之一的身份脱颖而出。凭借深厚的行业专业知识及技术创新,我们优化了临床流程,推动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型,改善健康结果,惠及所有医疗健康利益相关方。
来源:招股书
投资亮点
•全病程管理市场的领导者和首创者推动中国管理式医疗健康的范式转变;
•以业界顶尖AI技术基础赋能多端平台,提升效率;
•通过「在线+线下」无缝体验高度协同的医疗健康生态系统;
•受强大运营能力支持的经证明且可扩展的业务模式;
•高稳定的数字链接,以支持蓬勃发展且具扩展性的健康生态圈;
•得到行业领袖及知名机构投资者支持的富有远见且经验丰富的创始人及管理团队。
公司资料:
官网:https://www.myweimai.net/
公司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文一西路998号13号楼
香港地址: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号时代广场2座31楼
财务分析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3个年度:
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5.1亿元、6.3亿元、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92%;
毛利分别约为人民币0.88亿元、1.18亿元、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26%;
研发分别约为人民币-0.8亿元、-0.4亿元、-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20%;
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4.1亿元、-1.5亿元、-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73%;
毛利率分别约为17.24%、18.85%、19.87%;
研发占亏损比分别约为19.47%、26.68%、15.44%。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贸易应收约为0.42亿元,贸易应付约为1.05亿元;短期借款约为0.83亿元,合约负债约为0.55亿元,期末现金约为0.36亿元;经营性现金流约为-0.39亿人民币。
行业概括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2024年,中国全病程管理市场规模为人民币614亿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63亿元 以39.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中国全病程管理市场将持续快速增长,于2030年达 到人民币3,654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4.6%。
来源:招股书
同行业公司IPO对比
本次选取的同行业对比公司为:平安好医生(1833.HK)
平安好医生:公司是一家透过移动平台和线下资源从事提供医疗及健康服务的公司。该公司通过两个分部开展其业务。医疗服务分部主要从事在线咨询、转诊及预约挂号、住院安排、疾病诊疗及相关药品、医疗器械销售。健康服务分部提供多种整合医疗健康机构服务的标准化健康服务包,以满足用户健康相关需要,覆盖体检、养老、齿科、抗衰、泛健康等多品类及服务形态。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主要股东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我们的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裘先生透过iChoice Holding间接控制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24.35%所附带的投票权。
来源:招股书管理层情况
公司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六名执行董事,无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裘加林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监督整体管理及业务运营、制定战略及运营计划以及作出重大业务决策。
来源:招股书融资情况
2024年12月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约为5.59亿美元。
来源:招股书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微脉公司中介团队共计10家,其中保荐人2家,近10家保荐项目数据表现一般;公司律师共计3家,综合项目数据表现尚可。整体而言中介团队历史数据表现中规中矩。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上一篇:被打还手即互殴成为历史
下一篇:高考“盲盒”真的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