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你好张江)
从“展示品”迈向“生产力”,从“可用”进阶到“好用”,张江机器人产业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短短数年间,张江已培育出一批明星企业和优质机器人产品。
在张江机器人谷,未来科技的脉动清晰可感,独特的科创生态正加速孕育机器人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在功能创新平台搭建方面,ABB机器人赋能中心、国评智检中心等重要机构先后入驻,与创新主体深度融合,赋能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ABB机器人赋能中心:提升制造端自动化水平,激发应用端创新潜能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拓展。ABB机器人作为全球优秀的机器人制造商之一,在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拥抱AI,ABB机器人积极在中国构建开放的AI生态系统。
ABB机器人赋能中心
(图片来源:ABB机器人)
2022年底,ABB机器人超级工厂在张江正式投产,这是ABB机器人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应用基地。时隔一年,ABB机器人再度深化在华布局,在张江机器人谷内启用了专注生命科学和医疗行业的机器人赋能中心,这标志着ABB机器人对中国自动化市场的投入进一步加大。
ABB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
(图片来源:ABB机器人)
作为ABB机器人在中国设立的首个医疗应用赋能中心,ABB机器人赋能中心汇聚企业与高校资源,提供基于实验室场景的技术培训和实景现场教学,加速培养行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面对医疗领域自动化水平提升的迫切需求,以及应用端持续增长的态势,ABB机器人赋能中心一方面致力于提升制造端自动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激发应用端的创新潜能。通过深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ABB机器人赋能中心精准对接需求,整合各方行业优势,共同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为生命科学和医疗行业注入新活力。
ABB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
(图片来源:ABB机器人)
ABB机器人赋能中心依托张江已有的成熟产业配套及平台,未来将赋能更多企业加速创新、共建机器人生态,为张江机器人谷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国评智检中心:构建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等级测评体系
在市场需求激增、政策利好频出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智能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此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的智能机器人分级评测体系,特别是针对工业、服务、通用等不同应用场景的分类评价标准,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
上海国评智检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评智检中心”)应运而生。作为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电科”)旗下专注于机器人智能化测评服务的子公司,国评智检中心是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面向机器人行业的重要服务窗口之一。
自2023年底入驻张江机器人谷以来,国评智检中心整合上电科、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全力构建权威的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等级测评体系,成为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国评智检中心内景
(图片来源:机器人智评中心)
一个科学的智能化评价体系,能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对标参考,其背后离不开坚实的技术平台支撑。国评智检中心以机器人智能化等级标准制定为核心抓手,通过多维测试及智能标准,构建了算法测试、实物测试、仿真测试、现场测试四大层级的全维度检测能力,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机器人全品类产品,不断为行业发展提供专业赋能。
为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化水平等级测评实验中心,国评智检中心创新性地采用自建、联合和共享三种实验室建设模式,积极搭建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标准化服务。
此外,国评智检中心与通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多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研发、测试评价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和无缝衔接。
张江机器人谷:加快各类功能型服务平台建设
为推动具身智能进一步发展,除ABB机器人赋能中心、国评智检中心外,张江机器人谷还积极引进了仿生机器人实验室、国创工业软件研究院等一批功能创新平台,推动核心技术的深度融合。
人形机器人产业要实现“从1到10”的成果转化,关键在于打通技术迈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这不仅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更重要的是应用场景落地。只有通过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迭代优化,才能让技术成果日臻完善,最终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作为上海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张江机器人谷严格遵循张江科学城“智能造”硬核产业集中承载区的功能定位,通过持续加强产业培育力度,有力推动了机器人领域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并实现了龙头企业的高密度集聚。
当前,张江机器人谷正全力加速各类功能型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机器人+”产业服务体系,包括构建含机器人保税维修服务在内的贸易便利化平台等,并启动各类综合性应用场景建设,推动成立垂直领域新型研发机构。
此外,上海首批、浦东首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已成功落户张江机器人谷,能够为机器人产业提供覆盖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精准质量服务。
从战略落地到产业生态构建,张江机器人谷正通过技术攻关的“硬实力”、场景验证的“真应用”、生态聚合的“软环境”,三位一体推动机器人迈向下一个“智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