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写好“炭文章” 倾心守护黑土地
admin
2022-07-17 18:35:03
0

记者 葛红霞

盛夏7月,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炭研究团队的校园试验田里,玉米、大豆长势茂盛。“多亏有了师生的辛苦付出,大家齐心协力克服疫情困难,田间试验进展顺利。”团队成员、沈阳农业大学国家生物炭研究院孟军教授说。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炭研究团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创建的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主的科研和教学团队,在“秸秆炭化还田改土”理念的指导下,长期从事秸秆等农林废弃生物质炭化利用研究。每年春天,团队会把校园试验田分成近百个“小区”,按照不同比例施入生物炭和肥料后再播种,在作物生长的整个周期开展各种科学实验。

生物炭是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在低氧环境下高温裂解后形成的特殊材料,含有大量的碳元素。该材料孔隙丰富,不仅能固碳减排,还能有效改良土壤,被认为是肥沃黑土的“制造者”。

我国每年约有1亿吨秸秆未得到有效利用,而它们恰恰是制备生物炭最好的原料之一。早在2005年,陈温福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构建了“秸秆炭化还田改土”新理念与技术体系,随后组建团队开展科技攻关。

多年来,团队致力于将秸秆转化成生物炭,再以生物炭为载体生产出生物炭基肥料,从而实现秸秆利用、农田培肥、化肥减量、固碳减排等多重目标。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团队在生物炭固碳改土培肥原理、生产与加工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研发的生物炭基肥料在减少化肥用量10%的情况下,仍可保证农作物稳产甚至增产。目前,“秸秆炭化还田”相关技术与产品已在辽宁、吉林、上海等十余个省市推广应用,示范辐射带动耕地面积约2000万亩,新增利润约4.5亿元。

团队研究成果两次入选农业农村部引领性技术,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次。团队创办的全球第一本生物炭领域学术期刊BIOCHAR先后被Scopus和SCI等多家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得到国内外同行学者的广泛认可。

“每年春天,我们都会和老师一起布置试验、撒炭施肥。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对生物炭的实践运用有了切身体会,获益匪浅。”作物学专业博士张文可告诉记者。

“好地产好粮。研究好生物炭,保护好黑土地,让‘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生物炭研究团队立下的铮铮誓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