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洞察|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共绘“深蓝”新图景
创始人
2025-06-25 15:13:37
0

  【热点透视】

  本报记者 李海楠

  从“蓝色引擎”到“生态红利”,我国海洋经济正在人海和谐的道路上持续跑出“加速度”。6月8日世界海洋日当天,自然资源部发布《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等一系列重要成果,全面展示了我国海洋事业的最新发展成就。

  成就的取得标志着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迈入新阶段: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这背后是海洋新兴产业崛起、海洋生态保护深化、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三股力量的协同驱动,彰显我国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战略定力。

 海洋新兴产业:创新引擎驱动经济升级

  所谓海洋经济,是指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包括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进入新世纪的20余年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经历了从崛起到壮大的发展历程,带动海洋经济整体呈现快速转型升级发展的态势。

  《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涵盖发展规模与效益、结构优化与升级、资源节约与利用、对外经济与贸易、民生保障与改善五个领域。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值设定为100。指数显示,2024年指数为125.2,比上年增长2.3%。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占海洋经济比重持续提升,其中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表现尤为突出。

  “我国大力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助力抢占海洋经济制高点,实现了对海洋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形成了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动能平衡发展的态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韩立民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海洋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海洋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动能。

  既直面新动能培育滞后、创新动力不足等挑战,又通过关联效应提升产业链完整度改善海洋产业同质化问题。

  韩立民认为,现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引领下,海洋经济也在逐步成为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增长点。

  “十四五”期间,全国各地沿海地区发力布局国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也都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全国共性,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比如滨海旅游、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以及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都在有序推进、加紧部署。

  在韩立民看来,其意在重申和强调精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能力,以强化创新引擎驱动作用,推进海洋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

海洋生态保护:科技赋能筑牢生态屏障

  值得肯定的是,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势头的同时,海洋生态保护也在维持平衡发展。《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典型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稳中向好。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盐度、酸碱度、化学需氧量和底层溶解氧浓度无明显变化趋势,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下降。重点监测的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海藻场、牡蛎礁、河口、海湾、海岛生态状况基本稳定。

  监测体系现代化是生态保护的基础支撑。我国已建成集海洋站、雷达、浮标、船舶、无人机、卫星遥感于一体的“陆海空天综合观测监测网”,覆盖14条近海标准断面、1621个近海监测站位,对136个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域和350个典型海岛开展动态监测。

  “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之下,加大保护力度确保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成为必然要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宋献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系列科技手段正护航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修复有序推进,其间,坚持陆海统筹是破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关键手段。

  一直以来,学界围绕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并行有着这样一番共识: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根源在陆地。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层面,我国已将陆海统筹作为海洋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并规定实施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同时也在不断强调要加强规划、标准、监测等监督管理制度的衔接协调。

  “推进陆海统筹,实现协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宋献方认为,我国各海洋城市和地区根据区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寻求陆海统筹发展,正不断优化陆海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和临港产业,同时加强与内陆地区联动,逐步构建起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在这一进程中,无序过度开发海洋资源的路径已经不复存在。

  包括从法治化建设优先着手、强化必要监管,促成监督保护与利用并行的监管制度与规划落实都在有序推进和落实中。宋献方认为,一方面要鼓励海洋产业共同向更加清洁、绿色、高效的产业技术应用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要坚持重申和强调陆海统筹,避免陆上污染向海洋的排放等。坚持陆海生态保护“一盘棋”,“各地共同肩负着与海洋开发带给地方发展红利和机遇同等的保护责任,亦应共同确保海洋开发与生态长久可持续。”

  海上风电:清洁能源引领产业变革

  作为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的结合点,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47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到3910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4500万千瓦,连续四年位居全球首位,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风速高、单机容量大、风力稳定的优点,正在成为我国引领产业变革的清洁能源标杆。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蓬勃发展,装机规模迅速增长。《“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优化近海海上风电布局,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推动近海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和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

  “由于临近用电需求大的沿海地区,海上风电不存在消纳问题。”林伯强认为,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发展海上风电大有可为。近年来,我国在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长距离输电工程、漂浮式机组、柔性直流技术等一系列海上风电关键技术领域都实现了突破。其中也包括深远海风电资源的开发。

  在深远海施工领域,我国自主研发的20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实现批量应用,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达6000万度;在远距离输电领域,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实现500公里距离外海风电场并网,输电损耗降低至3%以下;在运维智能化领域,基于5G和AI的无人值守平台,实现故障预测准确率达95%以上。

  “深远海风电资源的开发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未来的重要增长点。”林伯强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海洋事业正以海洋经济为支撑、以生态保护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构建起人海和谐的新发展格局。随着《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持续攀升,一幅“经济繁荣、生态优美、人海和谐”的海洋发展新图景正徐徐展开,坚定不移地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亚强涨2.00%,成交额95... 7月7日,新亚强盘中上涨2.00%,截至13:07,报16.30元/股,成交9511.36万元,换手...
请问魔术中一下子就变出花来是怎... 请问魔术中一下子就变出花来是怎样变啊?告诉我要准备什么东西,步骤。详细的追加分!!!!特殊手法多练练...
润阳科技跌2.01%,成交额4... 7月7日,润阳科技盘中下跌2.01%,截至13:08,报45.80元/股,成交4795.01万元,换...
索辰科技股价跌5%,博时基金旗... 7月7日,索辰科技跌5%,截至发稿,报65.55元/股,成交1.02亿元,换手率3.10%,总市值5...
索辰科技股价跌5%,京管泰富基... 7月7日,索辰科技跌5%,截至发稿,报65.55元/股,成交1.02亿元,换手率3.10%,总市值5...
朱砂真的能辟邪吗 朱砂真的能辟邪吗如上老人说能。 ...邪由心生,朱砂是药物有解毒的作用,以毒克之,应该可以。朱砂本身...
华依科技跌2.01%,成交额1... 7月7日,华依科技(维权)盘中下跌2.01%,截至13:10,报33.63元/股,成交1854.02...
斯嘉丽·约翰逊成为全球票房最高... 转自:今晚报 【斯嘉丽·约翰逊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演员】#...
你和另一半是缘分使然吗? 你和另一半是缘分使然吗?你和另一半是怎么认识的,总听人说可遇不可求,这点能理解。只是不知道什么才叫有...
杭州地铁一车厢因空调故障冒烟 ... 转自:新京报我们视频 【#杭州地铁一车厢因空调故障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