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在辽阳市辽阳县吉洞峪满族乡的一处蘑菇大棚内,3万个菌棒码放整齐,香菇长势喜人。
“我这个大棚一次能出菇2万斤,咱的香菇是著名的‘808系’优质菌种,还没等采摘,就被全国各地的商贩订购了。”大棚的主人李洪利是辽阳县真君子食用香菇生产专业合作社的种植户,他一边采摘,一边开心地向记者介绍。
“我们的香菇还没出棚就被收走了。”谈及当地的香菇,吉洞峪满族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满脸自豪地说。
据介绍,由当地农民赵生美于2009年创办的合作社目前已经发展社员188户,带动当地1000余人就业,食用香菇大棚遍及全乡12个村,年产香菇2000余万斤,年销售额达1.2亿元。
更让赵生美感到自豪的是,产出这些香菇的菌棒,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绿色效益”,释放出生态“蘑”力。
食用菌生长的“土壤”是菌棒,以往,菌棒80%以上的原料是阔叶树木屑,对林木资源造成了严重损害。如何妥善处理好菌业发展和生态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是菌业发展的关键。
与此同时,吉洞峪满族乡是柞蚕养殖和果树种植基地,每年冬剪、春剪产生大量的废弃树枝,要么堆放在道路两边,要么烧掉做饭取暖,不仅妨碍交通,还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从2015年起,赵生美开始探索菌业发展与国家大政方针相适应的发展之路。
2018年,在原材料应用上,合作社彻底告别了利用天然林杂木作为菌棒原料的历史,采用当地果树枝丫、蚕场倒茬枝丫以及木业加工园区的边角料。仅此一项,每年即为合作社成员节省成本支出超百万元。
随后,为了再降成本,确保原材料来源,合作社分别在抚顺市南杂木镇工业园区和本地建立了木屑加工厂。两个工厂的建成,完全实现了菌棒生产自给自足,彻底告别了菌棒生产依赖当地林木资源的历史。
与此同时,合作社还变废为宝,积极开展废菌棒开发利用及废菌袋回收利用工作。通过物理处理废物的方式,废菌棒可作为有机肥还田,用于土壤改良和制造腐殖土。
辽阳县真君子食用香菇生产专业合作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出一条绿色循环生态产业链,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辽宁日报 记者 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