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印度政府新闻信息局(PIB)发布信息,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已正式批准实施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计划。这一消息是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军事紧张局势急剧升级的背景下发布的,此前印度空军在5月初的一次重大空中对抗中遭遇了一系列战术挫折,这加剧了南亚地区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AMCA项目由印度国营航空发展局(ADA)监督,旨在为印度装备第五代双引发隐身战斗机。该项目的实施模式包括即将公开征集意向书,面向印度私营和上市公司,可以单独、合资或联合体形式参与。该项目是“自主印度”(Aatmanirbhar Bharat)倡议的一部分,该倡议旨在通过提升国内工业能力来增强印度的战略自主性。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为期4天的军事冲突后,此类项目的紧迫性显而易见。这场冲突是近年来最激烈的冲突之一,双方大规模部署了战斗机、导弹、无人机和火炮。其中最重大的事件是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近125架飞机参与的空战。据巴基斯坦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称,这是“当代航空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同类交战”。据报道,印度“阵风”战机被装备PL-15E导弹的巴基斯坦歼10战斗机击落,这是“阵风”战机首次被击落,歼10战机也首次实现空对空击落,这引起了印度国防界的严重担忧。
然而,印度战机损失的确切原因仍不清楚。现有信息无法确认损失是由于武器系统故障、战术误判、飞行员训练不足还是人为失误造成的。这种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对AMCA项目本身基础的担忧。即使是技术最先进的平台也无法弥补作战理论、战备状态或指挥系统方面的结构性缺陷。如果飞行员没有接受过在高强度条件下操作高性能飞机的充分训练,那么引入第五代战斗机可能仍然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姿态,而非战场上的有效解决方案。
印度还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它是否有能力在技术和工业层面上执行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该国在第四代半战斗机“光辉”(Tejas)的研发方面已经面临长期拖延,而最初的AMCA改进型仍将依赖美国的F414发动机,等待国产替代发动机的研发。工业基础设施、供应链和大型项目管理所带来的挑战与飞机技术本身一样复杂。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都花费了数十年时间完善各自的隐身战斗机项目,而印度则在经验有限且缺乏批量生产这种复杂程度的飞机的成熟能力的情况下加入这场竞赛。
尽管在班加罗尔举行的2025年印度航空展上亮相的原型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但它并不能保证其在工业规模上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工业升级战略、关键部件的独立性以及隐身技术的实际作战经验,AMCA项目就有可能无法实现其目标。所宣称的政治意图和战略自主的雄心壮志需要技术纪律、切合实际的规划和持续的资金投入才能令人信服。
最终,虽然AMCA项目的批准代表了印度军事航空雄心的明显转变,但也引发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印度真的能够生产出如此复杂的飞机,有效地操作它,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其地区冲突态势吗?截至目前,最近与巴基斯坦的对抗尚未带来明确的作战经验教训。要恢复战略平衡,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架新飞机:作战能力的深入改革和对暴露的弱点的批判性评估至关重要,以防止AMCA仅仅成为对变革性理论挑战的技术回应。(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