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中学 赵倩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爱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最动人的精神底色,是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以生命谱写的曲曲赞歌。何以爱国?爱国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身体力行。和平时期爱国固然重要,但一个人若能在国家危难之时依然心怀希望,勇于为国发声,心怀悲悯去守护,尽己所能去承担,这更是难能可贵了。正所谓:于危难之中见爱国深情。
“我要以带血的手掌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如是写道。即使手掌鲜血淋漓,也要与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一一拥抱,因为坚定地相信“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是多么朴素感人的爱国深情!不是看见希望才坚定相信,而是坚定相信才看见希望。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我们坚定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也写道:“中国会亡吗?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当苦难的中国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之时,这份关于中国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就如一抹微光、一点星火,引领整个中国熬过漫漫长夜,新生之中国终成燎原之势!不是吗?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如是写道。即使喉咙嘶哑,也要为苦难的祖国、激愤的人民执着歌唱,这何尝不是另一种爱国深情呢?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歌以咏志的传统。古有杜牧、苏洵等贤者著《阿房宫赋》《六国论》以讽喻国君,匡正时弊;今有鲁迅等以笔为刃,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正是因为有了无数文人志士以非凡的勇气发出的“呐喊”,这间牢固闷热致人昏睡的铁屋子才终于被毁坏、推翻!
当然,不是所有个人都有前瞻的眼光和呐喊的能力,尽其所能,即为爱国。正如《鼓书艺人》中的方宝庆,在日军侵华、百姓逃难的过程中,他能做的就是怜惜、照看那几十个在战乱中失去爹娘的、满身煤烟的小孩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好的爱国,大概就是国家处于危难之时,人人都能献出一份力。回溯抗日战争胜利的全过程,有无数普通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更有无数普通老百姓的毁家纾难、舍命相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数中华儿女的血肉之躯,筑成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危难识忠贞,这是先烈以鲜血镌刻的真理,更是吾辈青年必须扛起的爱国传承。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激荡。对中国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纵处和平年代,亦当常怀忧患。泱泱九州,风雨同舟。国有召,吾必应!国有需,吾必战!国有志,吾必胜!以行动践行丹心,用担当书写忠诚——争做新时代爱国者,你,我,时刻准备着。
原标题:于危难之中 见爱国深情
上一篇:俄军向乌克兰发射479架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