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6月5日,上海海事局在长江口水域举办2025年度船舶载运“新三样”货物集装箱运输专项应急处置演练。
演练模拟一艘拟靠泊上海港的集装箱船舶航行至长江口水域时,一个装载“新三样”锂电池类货物的集装箱发生自燃,有烟雾冒出。有两名船员受伤,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协调应急、消防、救助、医疗、港口等多方力量,成立应急指挥部,对遇险船展开救援行动。演练全过程贯穿“船舶自救—海空立体救援—船岸协同处置”三阶段的闭环流程,集中展示了气体嗅探无人机、无人吊机、无人集卡、智能监控系统等新一代应急装备的实战效能,尤其是首次在“新三样”集装箱火灾处置中实战应用“破矛器”这一新型装备。
据上海海事局指挥中心负责人介绍,船舶载运“新三样”货物在海上发生火灾后应急难度较大,处置不当易造成船舶全损等严重后果,本次演练突出船员自救、港口协同和新型实用装备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演练共有150余人参演,出动4艘海事公务船艇等多类船机设备,有效检验了上海港应对此类新业态风险的应急处置能力,对保障船舶、港口和货物安全意义重大。
专项演练由上海海事局、上海市应急管理局主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东海救助局、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上海市东方医院等单位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