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下,面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各地更要把促销费扩内需放在重要位置。近年来,服务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增量来源,在稳增长、惠民生、促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地各部门要持续用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提升服务消费认识。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涵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居住服务、健康服务等领域。扩大服务消费,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发展服务消费重要性的认识。服务消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是促进供给优化、加快产业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牵引力。各地要通过发挥政策制度优势,打造更高质量的消费环境,努力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要进一步拓展旅游消费发展空间,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打造体育、演艺、免税等服务消费供给与文化旅游行业结合的消费场景。要切实推进旅游消费国际化,持续打造时尚消费中心,带动海外高端消费回流。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着力释放我国巨大的内需潜力。
培育服务消费基础。各地在出台务实举措促进服务消费的同时,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增强政策支持、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围绕促进服务消费、扩大内需战略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服务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各地要勇于探索实践,要通过持续的深化改革来打通制约服务消费的卡点堵点。要勇于开拓创新,近年来,各地在服务消费领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文化IP与创新活动驱动消费升级、政策支持与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了服务消费市场的扩容提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地域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和政策优势,服务消费呈现特色化、多元化、国际化特征,消费市场不断释放活力、激发潜力。
激发服务消费动力。各地在贯彻落实国家层面关于促销费扩内需的政策举措基础上,要结合实际出台更加接地气的服务消费措施,从发放消费券来促进服务消费,涵盖餐饮、旅游、电影、体育等多个领域,到推动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消费者更新家电、数码产品等,释放消费潜力,从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促进消费恢复,到通过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再到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对个人加大就业补贴支持等。总之,各地要发挥自身优势,统筹谋划服务消费与就业工作相互促进的制度安排,要开展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的健康发展,要提高旅游消费市场各类主体质量,发展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消费业态。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联动的有效路径,要将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