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廊坊日报
对城区范围内的地下通道、地下车库、商业地下空间等重点部位开展排查,督促相关责任单位配备地下空间挡水防淹设施,增强城市地下空间抵御内涝风险能力。
为提升安全防汛能力,我市多措并举强化措施保障。抢抓汛前期限,全力完成排水设施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各类设施汛期安全运行。截至目前,城区32座排水泵站、10座下穿地道桥防汛“四件套”、应急排水泵等设施设备已全部完成设备检查、检修,全部达到稳定运行条件。目前,正在进行排水管网清淤工作,主汛期到来前将全部完工,确保城区安全度汛。
除此之外,结合去年汛期发现的诸多问题,我市进行了多次现场调研。近期,通过实施小微工程、排水管道清淤和调用大排量应急泵车来有效缓解汛期部分路段排水不畅等问题;中远期,通过管网系统性改造来彻底解决区域性积水问题。
在防汛备战,做好抢险准备方面,我市强化抢险力量统筹协调,提升应急响应水平,组织成立了2995人的15支应急抢险队伍;组织开展城区防汛排水应急演练,通过实战模拟全面锤炼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科学储备防汛应急物资,坚持按需配置、科学布点的原则,全部分散放置,保证防汛物资在汛期发挥最大效用,确保出现险情能够及时调配防汛物资到位。
同时,我市推进信息系统智能联动,利用主城区易积水点及排水泵站140处高清摄像头,实时掌握降雨、积水、排水等动态,为调度决策提供精准依据;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滚动发布积水预警、雨情通报等信息,及时引导市民群众避险出行。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进行防汛隐患排查,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执行“专人盯守”制度,做到“汛期不结束,排查不停止”,坚决把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极端天气短临预警,同步落实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城区防汛指挥平台作用,巩固和不断完善统一调度、快速反应、高效落实的汛期应急指挥体系;坚持将人防、物防、技防进一步有机结合,通过开展防汛演练,加强各类队伍实战化专业化训练,全面提升综合防汛救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