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对”中韩关系,李在明的外交平衡术
创始人
2025-06-07 11:46:24
0

当地时间6月4日,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大选投票结果的议案。根据大选开票结果,正式确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为第21届韩国总统。

据韩国多家媒体报道,李在明在投票日当天,表达了对韩美同盟的重视,将中国与其他外国相提并论,“保持良好的经贸关系即可”,虽然是选举语言限制,但也有些过于冷淡。用大而化之的套话,绕开了中韩关系等敏感议题。中韩关系会如何发展?李在明能否重启朝韩交流?韩国的社会矛盾如何解决?观察者网就此与东北亚问题专家,辽宁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张东明展开对话。

当地时间6月4日 李在明在韩国国会宣誓就职总统 韩联社

韩国对外政策即将回调

5月26日,李在明在其社交媒体上公布韩国外交安全领域的政策承诺,称将基于稳固的韩美同盟关系,以国家利益为重,推进实用主义外交,修复因尹锡悦事件而受损的美韩同盟信任基础,将其发展成为面向未来的全面战略同盟关系。

在6月4日的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从务实角度处理韩中、韩日等周边关系”。以国家利益为重,推进实用主义外交。这是指既要借助美国维护国家安全,同时在关税问题上也希望能从美国获得照顾,但“国家利益”和“实用主义”也意味着,韩国也会追求外交的相对独立,其核心自然是为了自身利益。

“李在明当选后,韩国的外交政策预计将有所回调,不会像尹锡悦政府时期那样全面倒向美国和日本。这一调整意味着这届政府比此前更为重视对华关系,至少会比尹锡悦执政时期采取更为平衡的立场,也是李在明在当在前国际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张东明说。

与之前的尹锡悦政府及国民力量党不同,李在明所属的共同民主党在对外政策上主张与中国保持相对友好的关系,不过度依赖美国,尤其在对日政策上持谨慎偏强态度,认为过度倾向美、日可能损害韩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情感。

访华时机体现其对华重视程度

当地时间6月6日,韩国总统办公室表示,新任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首次通话,李在明表示美韩同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国总统一致同意今后为美韩同盟的发展而密切合作。特朗普在通话中邀请李在明访美。

从外交惯例来看,韩国总统就任后的首访国家一定是美国,这一做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任韩国总统。李在明此前已明确表示,韩美同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石。“如果韩美关系没有梳理好,将增加新政府推进后续外交政策的困难。不过,李在明政府将访华的窗口设置在什么时期值得非常关注,时间节点的选择将释放出截然不同的外交信号。”张东明说。

今年11月,韩国将承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席该会议时,理论上可以顺访韩国。这对韩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对华外交契机。然而,这种多边会议期间的访问属于工作访问性质,与正式的国事访问存在本质区别。张东明指出,韩国政府如何定位这次访问,是将其提升为国事访问级别以体现对华关系的高度重视,还是保持其工作访问性质,这将反映出李在明政府对华外交的定位和考量。

就出访的国家顺序而言,李在明政府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可能性确实低于先访问美国或接待美国总统访韩的安排。但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若韩国领导人能够出席9月份在中国举行的相关纪念活动,这将在历史与现实层面都具有特殊意义。

延续金大中、文在寅路线面临现实困境

“李在明及其所属的共同民主党必将致力于缓和韩朝关系。”张东明认为,对朝接触合作、缓和南北关系是共同民主党一脉相承的核心政策理念。作为金大中“阳光政策”和文在寅对朝友好路线的继承者,新政府必将继续秉持这一政策传统,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朝韩关系缓和,尽力维持半岛和平稳定的局面。

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执政之后对朝实施对话与合作为核心的“阳光政策”,这一政策成功促成了朝鲜半岛南北分裂55年来的首次首脑会晤,即2000年6月,金大中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平壤举行的历史性会晤,并发表《平壤宣言》。为之后持续8年的半岛局势缓和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0年6月 金大中与金正日在平壤会晤 BBC

“然而当前半岛双方关系改善面临较以往更为复杂的现实困境。”张东明说。

尹锡悦政府时期,执政后便即开始采取强硬立场,包括2023年1月在韩国国防白皮书内时隔6年重添视朝鲜政权和军队为“敌”的表述、2024年8月恢复中断五年的“双龙”美韩大规模登陆演习等。作为反制,2024年10月8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决定将韩国定义为“敌对国家”,并删除了宪法中关于统一的表述,增设了领土条款,将韩国称为“头号敌国”和“永远的主敌”,同时炸毁连接南北的道路,并全面切断官方沟通渠道。

张东明特别指出,李在明政府若欲重启朝韩对话,不仅需要对内调整对朝政策,还需应对朝鲜已通过立法程序固化的敌对定位这一制度性障碍。为破解这一棘手问题,新政府或将通过强化与中国的战略协调来创造转圜空间。

金大中执政模式或能缓解社会对立

“在韩国政坛,若政治极化现象持续加剧,无论谁当选总统,都将对韩国社会稳定形成重大障碍。”张明东认为,关键在于当选者能否展现出足够的政治智慧与包容精神,如当年前总统金大中那样宽容对待反对派。如果新总统能够具备金大中那样的政治气度与包容性,这一难题或许才能得到部分化解。

在1997年总统选举中,金大中与自由民主联盟领袖金钟泌结成政治联盟,承诺当选后任命其为总理。尽管金钟泌曾是朴正熙时代的右派代表人物,金大中仍履行诺言,邀请他在联合政府中担任国务总理,形成“朝小野大”的合作格局。

张东明指出,需要密切观察李在明的执政风格,关键在于他能否在总理及内阁部长人选上突破党派界限。这不仅涉及如何对待反对党人士,还包括能否包容党内曾与其竞争或观点不尽相同的同僚。若能展现这种政治包容性,将有效缓解社会对立氛围。

从韩国政治惯例来看,由于内阁官员任期普遍较短,即部长级职务通常1-2年就会更替,这为李在明提供了调整空间。若能在执政初期就大胆启用反对党中的优秀人才担任要职,不仅能够展现政治胸襟,更能实质性地降低社会撕裂风险。这种用人策略或将为其执政奠定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从长远看有利于政权的稳定运行。

“关键在于,这种包容性用人不能仅停留在姿态层面,而需要转化为实际的权力分享机制。这既是对金大中‘和解政治’的传承,也是在当前韩国政治极化背景下的一种务实选择。”张东明说。

在6月3日的公开演讲及总统就职演说中,李在明明确表示要“清算内乱头目”,并提出设立特别检察组彻查尹锡悦等具体措施。然而,他同时强调“不再进行政治清算”,这在一定程度上显得矛盾。这种表态可能源于他在竞选中需要平衡“反腐败”与“反政治迫害”的双重诉求,以争取不同选民群体的支持。

“最终的评判标准还是取决于其具体行动,并且这牵涉到韩国修宪与法律修改的问题。”张东明进一步指出,如果新政府及后续政府未能妥善解决韩国社会各阶层的平等发展问题,尤其是底层民众的生计和经济困境,社会对立恐将难以真正化解。在政治层面上,如果韩国执政者仅固守己见而缺乏对反对党派的包容,真正的政治和解也将无从谈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