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日前,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第八届“区域国别研究的田野调查”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与会嘉宾结合在中亚、中东、非洲与东南亚等地区开展实地调研的具体案例,分享“田野调查”在理解区域国别社会政治文化结构、把握微观动态与宏观趋势方面的独特价值。
研讨会现场。上海外国语大学供图区域国别学,是中国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将区域国别学纳入第14类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可授予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学位;2025年4月,教育部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设的29种新专业中就包括区域国别学。
区域国别学脱胎于研究域外地区的“区域国别研究”。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介绍,田野调查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获取一手资料、修正偏差、推动理论创新,田野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政治与社会结构,增强研究的真实性与解释力”。他指出,注重实地经验将是区域国别学深化发展的关键。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在区域国别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18年发起“区域国别研究的田野调查”学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八届,先后共有1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做学术报告和点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