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经济日报
“小麦从地里拉来,在这里晒完就直接卖了,啥事也不耽误,方便得很!”5月27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余店镇东王庄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内一片金黄,附近村民将刚刚收获的小麦铺开进行晾晒。
新蔡县地处豫东南平原,2025年小麦种植面积125.7万亩。“三夏”以来,新蔡县多措并举确保夏粮减损增收、颗粒归仓,全力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我们这个团队是从黑龙江来的,去年在新蔡余店收麦感觉这边的服务很好,今年我们又提前联系,所以从南边收割后直接来到新蔡。”正在东王庄村暂时休整的农机手苏鹏说。
在新蔡县余店镇蛟停湖高标准农场,5221亩小麦收获已经接近尾声。“新蔡县的小麦相当不错,今年现在还剩200多亩地没收,再有几个小时就能收完。”来自河南濮阳的农机手彭发禄说,在新蔡县农业农村部门的整体调度下,既能提高收割效率,又能让收割价格每亩地降低10元左右,为农场和当地种植户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据介绍,新蔡县建立了全县农机台账,提前摸排本地收割机数量,并通过各种渠道以及平台联系跨区作业机手,组织全县本地收割机以及引进外地联合收割机约3200余台。开通绿色通道对跨区作业农机车辆实行优先通行,协调县域加油站为农机提供24小时加油服务。
记者看到,在收割机退场后,秸秆打捆机立马入场。新蔡县大力推广秸秆打捆回收、粉碎还田等技术,组织农户及时清运秸秆,通过秸秆还田、作饲料、食用菌基料等途径提高综合利用率。
通过短信、微信群等渠道向农户和机手推送天气预报,提前预警强降雨等灾害天气。新蔡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并为农户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开放学校操场、文化广场等公共场地,供农户晾晒小麦,同时安排专人疏导农机集中区域交通。
在新蔡县孙召镇2万亩弱筋小麦种植基地,麦佳集团董事长张志良正站在地头指挥收割作业:“收割进度已经过半,预计明后两天可以完成,今年推广的‘郑麦113’均亩产预计在800斤以上。”这些弱筋小麦在收获后,一部分将作为酿酒专用小麦运往茅台酒厂,另一部分将在新蔡县开发区味尼食品产业园加工成面点销往全国各地。
麦佳集团在孙召镇流转近2万亩土地,打造“郑麦113”弱筋小麦示范基地,通过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推广种植优质低筋小麦品种,实现亩产增加300斤以上。发展“订单农业” ,保障农民收益——由麦佳集团为种植户提供种子、化肥、技术,并且按照高出市场的价格进行回收,农户只需负责管理,就能轻松增收。
据了解,新蔡县今年小麦总产量预计达73.68万吨,实现连年稳产。 截至目前,新蔡县小麦收获面积已达110万亩左右,超过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90%,夏种面积近60万亩,占预播面积的近55%左右。
“我们将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在农机、科技、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发力,高质量发展小麦种植加工产业,确保让农民种好地、想种地,让小麦颗粒归仓,全力推进‘三夏’生产,筑牢小麦丰收和粮食安全防线。”新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刘久锋说。
图为新蔡县蛟停湖农场小麦收割场景。杨琳琳摄图为麦佳集团弱筋小麦收割后归仓场景。杨琳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