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晨网
5月20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三厂苏里格集输管理中心监控室内,技术员韩鹏飞正通过无人机巡线系统实时监测20公里外的输气管道。这套覆盖全厂34条1400余公里骨架管线的智能系统,将传统巡线效率提升了3倍,成为采气三厂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
面对工业4.0浪潮,采气三厂创新构建“气井-管道-场站-运行管理”智能化体系。前端应用4G一体化数传技术,实现气井远程监控,配合“云边协同算法”实现智能调参,降低人工强度70%。振动光缆感知技术的应用,让19条主干管道实现风险自动预警,25个高后果区实现24小时智能监控。
“4G数传设备覆盖率已达91%,为气井精益化管理奠定基础。”地质研究所李宁介绍。后端系统同样亮点纷呈:非常规作业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线上管控,QHSE履职系统构建起“计划-执行-检查-纠正”的闭环管理。
针对苏里格气田“低孔渗、强应力敏感”的开发瓶颈,科研团队创新建立井筒两相流模型,形成积液停产井复产技术序列。通过持续深化地质认识,研究团队已掌握低产低效井的产水规律,措施有效率提升15%。
三维智慧场站、无人机巡检、甲烷激光遥测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推动气田实现“增产不增员”。特别是在管道智能检测领域,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引入使隐患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
采气三厂构建“科技攻关+专利申报+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激励机制,推行“揭榜挂帅”制度,赋予项目团队技术路线选择、经费使用等自主权。通过“分专业承担+院校合作”模式,已培养领军型专家12名、技能型人才86名。
“我们坚持‘三个不一样’薪酬改革,让创新者得实惠。”党委组织部(人事部)负责人介绍道。多维立体考核体系包含党委点评、同级互评等环节,配套末位淘汰机制,干部队伍活力显著提升。
当前,采气三厂正以高质量建设一流百亿方现代化采气厂为目标,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措施有效率提升15%。通过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智能化技术与气田开发深度融合,让新质生产力真正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科技力量。
供稿:俞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