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汇众财经)
落址于西安的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这座“西北第一高”,何时复工自然备受关注。
有媒体关注到,今年来官方的多次回复,也让已然搁浅数年的项目建设迎来变化,或将使“西北第一高”发生转机,看到复工的希望。
“西北第一高”或将面临再次缩水
据不完全统计,官方今年关于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项目至少给出了两次回复,而这两次回复,相比过去传递出了当下项目所面对的更为实质性的状况。
一次回复,坦言核心筒部分暂停建设;一次回复,项目正在开展高度调整和方案变更调整。
3月底时,西咸新区在地方领导留言板上,就市民咨询“西安第一高啥时候复工”给出回复:
经核查,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目前因工程技术、限高及绿地集团自身问题等原因,核心桶部分暂停建设,后期复工情况将以官方媒体发布。
此番回复,明确了坊间传言项目“停工”的信息,项目核心筒建设暂停施工。而原因,则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工程技术、限高;其二,绿地集团自身问题。
更深刻的剖析,原因无疑直指技术、政策、资本三大核心问题。
4月底,沣东新城相关部门新的回复似乎给出了部分解答。回复分两个部分,一部分阐述了项目的建设状况:
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项目自2021年核心筒突破200米后,因受整体宏观经济及商办市场销售影响进展缓慢。2024年3月开展样板层施工,核心筒施工至61层(约300米),外框钢构40余层,幕墙15层。
一部分则说明了项目面临的问题:
2023年7月,空军西安飞行学院因绿地498大厦影响训练飞行高度,要求重新进行限高审查。因净空审批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绿地正在配合相关审批工作,同步开展高度调整和方案变更调整事宜。
最新回复似乎将“498”指向了另一个方向——二次“缩水”,项目高度影响学院训练需要重新审查,并且已经着手开展高度调整和方案变更。
实际上,降高后,建设成本和技术要求的降低,有望推进项目整体完工,避免“烂尾”的尴尬。
开工已8年,至今烂尾
在西安城建历程中,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项目的规划,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
2017年2月,绿地集团与陕西省政府签订了千亿级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即是其中一个重大项目,规划高度为501米。并在5个月后,7月6日正式动工。
项目建设包含五星级酒店、5A甲级写字楼、漫步云端观光层、会议中心、高端商业等,原计划2024年底竣工交付。
不过,2020年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掐灭了这股气焰,而绿地“501”也降高为“498”。
实际上,后续真正动工建设的并没有几个,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项目因已动工建设而备受大众关注,亦被冠上“西北第一高”的称号。
前期,该项目建设进度有序推进,如前文沣东新城在回复中的表述:2021年核心筒突破200米。
而2022年7月公开报道显示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项目主体结构施工至60层;2023年3月绿地西北公开项目进展显示“核心筒钢结构施工至地上近300米,外立面幕墙施工至60米,各工作面全速推进建设。”;2024年3月核心筒施工至61层(约300米),外框钢构40余层,幕墙15层。
可以看到,2022年之后,项目核心筒建设基本已经停滞,相关施工围绕在外框钢构和外立面幕墙。
事实上,中国国际丝路中心498项目自2023年11月复工,截止春节前已完成相应施工建设如核心筒土建部分施工,外框土建部分施工,泛光照明完成2-10层亮灯及样板展示区精装基层等施工建设,目前正在组织各单位节后复工工作。关于资金问题,当前开发商营销部门正积极对外销售国际丝路中心498大厦,以便解决建设资金。
但项目建设进展并不明显,至少核心筒部分2022年之后便未再有明显的增高。碰巧的是,前文所述2023年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提出了项目高度影响净空的问题。
如今,这座西北第一高楼的建设已不单纯是建筑问题,更成为多方博弈与城市信心的试金石。它能否冲破资金、技术与管理的多重桎梏,真正矗立于古都天际线?答案或许仍需时间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