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企业思想家)
(一)概况
本监测期内,《国企要参》重点舆情榜单排首位的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副主任车洪被开除党籍一事。
纪委监委通报显示,车洪曾向私营企业主放贷谋取大额回报,靠企吃企,为他人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等方面提供帮助,收受巨额贿赂。
《国企要参》监测到,5月27日河南省国资委原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郭洪昌被通报开除党籍。其同样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在项目推进、获取采矿权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据《国企要参》统计,截至5月28日,年内已有6名省级国资委原正副主任被查处的相关舆情。除上述两人外,还有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书记、主任许崇信,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键,分别于3、4月被查;青海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毛占彪,贵州省原国资委主任王勇,分别于1、2月被公诉。
早在2016年,江西省纪委通报称,李键因违反组织纪律,为谋求个人职务升迁,多次给时任江西省委书记苏荣送钱送物,并且还存在其他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当时,根据有关规定,经江西省纪委常委会审议并报省委批准,决定给予李键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按程序免去其省国资委副主任职务。
在地市级(直辖市、自治区)国资委层面,广东惠州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邓善秋,江苏镇江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书记、主任董和建等多名官员相继被查。
在近年国企反腐持续加压背景下,作为国企监管者的国资系统成为了反腐败重点领域。《国企要参》梳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审查调查信息,党的十九大以来已有30多名厅局级领导干部落马。省级国资委主任就超过了10人,其中天津、黑龙江、辽宁均有2任国资委主任被查,上海、山西、内蒙古、江苏、西藏、贵州、安徽等省(区、市)也均有涉及。
从已公开的事实来看,其违纪违法事实有诸多共性,例如利用业务经营、项目开发敛财,违规从事营利活动,涉嫌人事腐败等。相当一部分腐败问题主要发生在国企改制、资金使用、干部任免等环节。
其中,有不少人在国企改制环节收受巨额贿赂,大搞权钱交易,导致国有股权比例不断稀释,插手干预国资系统资金使用等。
…………
全文共209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