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我这里,保持微笑不要动!”
随着“咔嚓”一声,相机快门轻按,李玉芳和丈夫代斌全的笑容被瞬间记录。照片里,两人着装整洁,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
图为泾川县“流动相馆”上门拍摄“全家福”的场景这幸福瞬间是泾川县开展“流动相馆到家门·移风易俗树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上门拍摄“全家福”的温暖见证。
李玉芳是泾川县高平镇代家村一名普通群众,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三个懂事的孩子,生活虽然忙碌,但一家人相处得很和睦。
2024年7月,李玉芳的大女儿代亚宁出嫁时彩礼低于6万元,并陪嫁1万元,还给了女儿女婿2万元留作家庭备用金。这一“低彩礼”嫁女儿的做法引得街坊四邻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只要两个孩子过得好,我们做父母的就心满意足了。还麻烦你们这么老远来给我们拍‘全家福’,真的特别感谢。”李玉芳笑着说。
图为泾川县“流动相馆”上门拍摄“全家福”的场景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泾川县积极探索“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工作新模式,精心策划推出“流动相馆到家门·移风易俗树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通过选取事迹突出、群众认可、示范性强的孝老爱亲、移风易俗、和家睦邻家庭上门拍“全家福”,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抵制高额彩礼、“一碗泡馍”办丧事新风俗活动中来,推动形成“崇尚文明、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
家住泾川县飞云镇坡头村的赵孝锋与妻子钱丽平,面对高龄且多病的父母,多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对待邻里,他们同样真诚友善,谁家有困难,夫妻俩总是主动帮忙,农忙时帮邻居照看孩子,村里有人遇到突发情况及时帮忙送医,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诠释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父母已是90多岁了,出门不方便,更别说去相馆拍照了,很感谢你们能上门来为我们拍‘全家福’”。赵孝锋说。
图为泾川县“流动相馆”上门拍摄“全家福”的场景从5月22日开始,泾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流动相馆”的志愿者们深入高平镇、飞云镇、泾明乡为推选出来的文明、幸福之家拍“全家福”。群众从一开始的害羞,到后来的梳妆打扮、主动面对镜头,“流动相馆”为她们记录下幸福时刻。截至目前,已有21户在和家睦邻、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明之家、幸福之家成为“流动相馆”的第一批“客人”。
此次“流动相馆到家门·移风易俗树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是泾川县积极探索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群众拓展的创新尝试。下一步,泾川县将继续把“流动相馆”上门拍照活动作为推动文明实践和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分批次、分阶段实施,并在有条件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布设“幸福墙”或“新风长廊”,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形成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让文明之花绽放在泾川的每一个角落。(吕金娟)
责任编辑:李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