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信达证券研究)
中办、国办发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等方面作出全面系统部署,重在以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培育更富活力、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统计局:前四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较3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1至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较1至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彰显工业经济发展韧性。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重磅政策支持
国家级经开区是外贸外资的“第一梯队”,是“投资中国”的优先选择,也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平台,作为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阵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重磅政策支持。《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发布。《工作方案》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要素保障等四方面,推出16条相关举措。
商务部: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达到23.4%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5月27日在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24年,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达到232个,共有外资企业超过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9.9万家。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进出口10.7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3.4%和24.5%。
商务部:在“一个加强、三个加快”四方面出台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5月27日在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在“一个加强、三个加快”四方面,出台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一个加强”,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三个加快”,是指要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建设未来产业。
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现场会召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组织召开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现场会。会议提出,要全面认识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意义,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着力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稳步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重点围绕培育构建新场景,带动开发新技术、创新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发展新产业;高质量开展用电监测分析工作,支撑运行调节。
我国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投运
5月27日中广核烟台招远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我国首个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该项目成功应用自主研发的双面双玻海上光伏组件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并形成可复制的海上光伏项目施工成套工艺体系,对我国海上光伏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升级
5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表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标准制定时间较早,内容较陈旧,一些领域的标准供给尚显不足,地方标准质量还有待提高。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升级、加快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夯实支撑标准动态更新的研究基础。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意见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修订草案》将适用范围从絮用纤维制品、学生服、纺织面料三类产品调整为所有的纤维制品。同时保障纤维制品的质量安全,明确三类具体纤维制品,即“絮用纤维制品”“学生服”“婴幼儿纺织产品”为重点监管产品,在纤维制品全面监管中突出监管重点。
上海:支持商业企业加力促消费支持资金申报
上海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印发《2025年上海市支持商业企业加力促消费支持资金(服务消费场景创建项目)申报指南》。其中提出,符合《服务消费融合性创新场景建设和评价指南》团体标准要求,在创新建设融合性符合消费场景中有设备设施实际投入,按照设施设备等投入总额的50%但不超过50万元给予奖励支持。
报告摘要
能源:左前明
首席分析师
S1500518070001
环保公用:郭雪
联席首席分析师
S1500525030002
西子洁能(002534)公司点评报告:业绩稳步增长,积极拓展海外&新能源&备件与改造市场
事件:1)公司控股子公司杭锅工锅于2025年5月14日收到余杭区人民政府良渚街道办事处支付的第一笔补偿款164,460,030元(总补偿款的60%);
2)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64.37亿元,同比减少20.33%;实现归母净利润4.40亿元,同比增长705.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436.69%;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0元/股,同比增长757.14%。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2.13亿元,同比增长5.32%;实现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减少79.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217.11%;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7元/股,同比减少80%。
点评:
在手订单充足,积极拓展海外&新能源&备件与改造市场。2025Q1公司实现新增订单15.7亿元,其中余热锅炉新增订单4.9亿元,清洁环保能源装备新增订单1亿元,解决方案新增订单8.4亿元,备件及服务新增订单1.3亿元;截至25Q1,公司实现在手订单65.3亿元,为公司稳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根据公司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未来主要战略发展方向有:1)海外市场,即利用自身优势产品(如燃机余热锅炉)打开国际市场,提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2)新能源市场,主要是依托熔盐储能核心技术,拓展其在光热发电、用户侧储能、火电灵活性改造、零碳园区等更多能源利用场景开展应用,如用户侧储能模式未来将是国内工业客户解决蒸汽需求的一种重要解决方案,熔盐储热技术凭借储能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占地面积小、安全性高、储热成本低、环境友好、适用范围广等诸多特性与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3)备件市场,继国务院印发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政策以来,目前各省份陆续推出行动方案,公司积极关注并争取节能提效改造机遇、降低排放改造需求、拆旧建新业务机会。
订单质量明显改善、三费管控加强。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18.47%,同比提升2.01pct。分产品来看,余热锅炉、清洁环保能源装备、解决方案、备件及服务毛利率分别为17.87%、23.13%、12.41%、26.5%,分别同比+3.76pct、+5.13pct、-0.07pct、+5.8pct。公司持续巩固核心业务护城河优势,提质增效,订单质量明显改善。此外,公司三费管控加强,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同比-8.94%、-14.82%、-196.84%。
持续研发投入,深耕“新能源+储能”领域。公司推进实施“创新合作战略”,发挥公司在清洁能源装备、储能装备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已由单一的产品制造商向节能环保设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方向转变,创新行业能源解决方案,发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司布局的新能源+储能业务,依托自主研发的熔盐储能技术在光热发电、清洁供热、火电灵活性改造、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可以提供规模化、一体化、智慧化的能源解决方案。2024年,西子洁能参与建设的国能河北公司龙山电厂“抽汽蓄能”熔盐储热灵活性调峰科技示范项目顺利完成试运行。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公司将持续深耕“新能源+储能”领域,推动熔盐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71亿元、79.29亿元、85.01亿元,增速分别为11.4%、10.6%、7.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4.75、5.15亿元,增速分别为5.8%、2.1%、8.5%。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技术迭代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业绩稳步增长,积极拓展海外&新能源&备件与改造市场》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5月26日
报告发布机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
报告作者:左前明 S1500518070001;郭雪 S1500525030002;吴柏莹 S1500524100001
下一篇:小丑互动除了送气球还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