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观热评评论员 李海燕 胡萧
近日,一位名叫“朱雀玄武敕令”的小伙,因为申请更名“周天紫薇大帝”太奇葩未被受理,此事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据报道,这位真名就叫“朱雀玄武敕令”的湖南24岁小伙,出生时的名字为朱云飞,从2024年5月开始,已经先后改名为“朱雀玄武”“朱雀玄武敕令”,近期申请随母姓更名为“周天紫微大帝”被驳回,简直就是把更改姓名当儿戏、瞎胡闹。
改名被驳回,由此折射出当代社会姓名个性化与文化规范之间的深层矛盾。诚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找寻属于自己的独特标识,想有一个个性化的名字是人之常情。但是,姓名不仅承载着一个人的身份认同,也连接着文化传承与公共秩序,理应受到公序良俗的约束。
“朱雀玄武敕令”改名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无底线地随心所欲改名,不仅会浪费行政资源,还会使姓名背离了其本来的作用和功能。尊重公民姓名权,包容年轻人的个性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但包容不等于纵容,在追求姓名个性化表达的同时,不妨多一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以传承为根基放大创新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