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如果孩子空间想象力不足,能不能学好几何?记者日前在合肥高新区火炬中学八年级(7)班采访时看到这样一幕:数学老师赵以源站在讲台上,使用“火花学院”的三视图模拟器展示3D画笔拆解正方体。她在数字黑板上用手指一画,立体图形自动拆解成平面展开图,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掌握几何知识。
如何让教学资源可视化?合肥高新区采用“教育局+高校+企业”联合教研新模式,将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好懂、好教、好看的交互式可视化资源,为一线中小学师生提供全新的课堂教学体验。
“改变仅依靠纸本、黑板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式,突破初中数学抽象概念和重难点的教学。”合肥高新区教学研究室中学数学教研员、电教员马凤才介绍,这种全新的模式已经在全区中学推广。
图为数学教师正在使用可视化教学资源。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摄“智慧阅读的融入,通过海量书籍资源、导师精讲、阅读任务串联师生共读、家校共读,在提升课堂感染力的同时,全面增加课堂‘知识含金量’,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该校负责人说。
数字化平台让教育优质资源加快在全区均衡布局。在合肥高新创新实验小学,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校构建“资源精准推送+动态评价”系统,为科学素养薄弱学生定向推送科普资源,为艺术特长生推荐非遗微课……
在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沙画教室,美术老师张志良为记者演示沙画台的AR投影模式,沙画台变成一块“魔法沙盘”,沙子自动形成流动的纹理。传统艺术焕发新生,AI辅助、AR互动等功能,则让绘画过程更加个性化,并实现易涂、易改、易画。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计划将沙画与编程、VR等技术结合,让学生自由创作,在VR虚拟展厅中展演,让美育跨越空间限制,成为连接情感的桥梁。”他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上一篇:“胖都来”改名“盈都来”后,关联公司撤回胖都来商标申请
下一篇: 一块红中麻将推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