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器人,何时进家门?
创始人
2025-05-26 18:16:21
0

转自:中国经济网

养老机器人未来可期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4年底老年人口规模已经超过3.1亿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也希望自身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发展银发经济,能够更好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日益加重的养老负担,尤其是长期照护这一突出难题,对传统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目前仍面临服务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均、人才缺乏等难点痛点问题。诸多因素叠加,让社会上的“养老焦虑”逐渐凸显,甚至出现年轻化趋势。而养老机器人的出现,则为尽快打破这些困局带来了希望。

着力打造产业新赛道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明确人形机器人2025年批量生产的目标,多地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技术研发;近期,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在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信号。

  从媒体公布的信息来看,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以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征为依据,细分功能与性能。从健康监测到紧急响应,从家务协助到助行外出,技术条款涵盖生活全场景。噪声控制、无障碍设计等细节,更显人文关怀——科技的温度,就在于读懂并能够照护每一道皱纹下隐藏的不便。

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养老机器人仍需跨过几大门槛:一是技术门槛,目前机器人主要承担简单重复类劳动,而在复杂场景下的自主决策、环境感知、人机自然交互、情感理解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推广门槛,相较于其他智能陪护产品,人形机器人目前还是一个“奢侈品”,只有把价格“打下来”,才能真正把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变现”。

  还需注意,为了获得便捷的老年生活,势必要将大量个人情况放到网上。若数据隐私遭滥用,温情可能变为枷锁;过度依赖机器,人际关系可能逐渐疏离。如何在效率与伦理间寻得平衡,如何在标准和个性中求取双赢,考验人类智慧。但只要方向定了,标准有了,发展中的问题将在更快的发展中得到解决。

  (以上综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南方日报)

V视角:

  @浅酌散步:过几年技术成熟了,机器人也能提供情绪价值。

  @遂唐学步:好想有个机器人可以陪我走天涯。

  @万事:家庭最需要的是养老机器人,希望其价格能更亲民一些。

  @韩千叶:养老机器人,会成为新的三大件之一。

  @树曹:先好好挣钱。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近期,养老机器人已在多地试点,曾经的科学幻想正在走进现实生活。要想让养老机器人进入寻常百姓家,除了要把价格“打下来”之外,还需要更加安全可靠。比如,要防止机器人因技术故障导致误操作,更不能对老年人造成身体伤害。当然,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养老机器人仍是补充而不是替代,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情感陪伴,还需要依靠人特别是亲人的参与。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疫苗接种实现“预防优于治疗”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随着我省进入持续高温的“三伏天”,部分中老年人及慢性病...
地头变课堂面对面传授技术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为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北大荒农业股份青龙山分公司在...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 (来源:黑龙江日报)转自:黑龙江日报 债务企业名称:龙江县福山永杂粮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
首都机场临空区上半年营收超17...   本报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  规模以上企业达562家,同比增长10.4%;营业收入1737...
旅途添新意 北京火车站成“会客... (来源:千龙网)候车旅客在北京站二层第八候车室南端弧形落地窗前休息今年暑运已过半,不少来京的细心旅客...
什么怪物让民主党议员集体“跑路...   距2026年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尚有一年多时间,共和、民主两党均已盯上了“选区重新划分”这一“...
夏日送清凉 用关怀抵御高温“烤...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上海G15公路项目部组织开展“夏日送...
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 韩 昱  如果说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那么标准化就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这...
又见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   本报记者 熊 悦  继光大理财后,第二家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浮...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计划最早下周与... 当地时间8月6日,据《纽约时报》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告知欧洲领导人,他计划最早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