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近期,在第十期策略会主题圆桌论坛上,来自兴银理财、平安理财、广银理财和渤银理财等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就理财资金入市、多资产多策略探索、大类资产展望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分享了高波动环境下银行理财市场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参考。
兴银理财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叶予璋表示,现阶段理财产品净值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利率处于较低水平。这两个契机给理财公司发展权益投资带来了一定帮助。而理财公司权益投资实现绝对收益策略有两个核心途径,一是“固收+期权”,二是多元资产策略。
叶予璋说,“固收+期权”模式下,客户能在一定条件下参与权益市场,同时也能防止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对理财产品净值产生重大影响;多元配置模式下,权益资产占产品总资产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能够实现绝对收益策略的客户体验,也是客户可以参与权益投资的一个方法。整体收益方面,未来一段时间内,在流动性相对宽裕且没有高通胀的情况下,多元资产策略应能争取获得不错的投资成效。
对于市场近期讨论热度较高的指数策略权益理财,叶予璋认为发行难度较高。“因为指数本身以便捷性著称,机构、散户都能购买ETF,但是银行理财的权益指数产品,一般情况下风险等级会比较高,客户来说不够便捷,这对理财行业发展权益指数产品形成一个挑战。”
叶予璋表示,银行理财要拓展权益投资,第一步是多资产策略。“借鉴海外经验看,资产配置基本上是四分天下,其中权益占大头,占比在25%~50%之间,固收约占25%,多资产或者另类至少占四分之一。国内如果一步步走的话,我觉得从固收转到权益不可能一步跨越,中间的承接过程就是多资产。绝对收益策略基本上主要有两个方法,一个是之前提到的‘固收+期权’,期权付出有限成本,投资经理根据市场判断,力争做到绝对收益的策略。另一种方法是多元资产多元策略,这种模式在控制最大回撤的情况下,努力争取较好的收益。”
叶予璋对未来市场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认为股、债、金三种资产未来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核心逻辑在于中国未来还可能处于低通胀、流动性宽松的环境,资产端的资金充裕推动资产价格的上升可以期待。(胡宇昊)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