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涨跌互现,科创50指数涨0.31%。科创50指数ETF(588870)小幅回调,换手率超5%高居同类第一!资金持续青睐,盘中溢价率高达0.16%,近10日有9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4300万元!
科创50指数ETF(588870)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西部超导涨超4%,金山办公涨超2%,中芯国际涨超1%,中微公司微涨。下跌方面,寒武纪、澜起科技微跌。
消息面上,海光信息拟合并中科曙光。5月25日晚,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双双发布公告称,二者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A股股票将于5月26日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值得注意的是,该交易将成为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修订发布后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
此外,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开始屡屡释放积极信号。有关人士5月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推动新的典型案例落地。此前的2024年6月,“科创板八条”发布,明确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2025年3月,有关部门进一步指出“增强制度包容性”、“稳妥恢复第五套标准适用”。此次有关人士的表态,标志着政策正式落地,释放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强烈信号。
科创50指数也有“大新闻”。高层有关人士在2025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表示,为了更好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强化国际科创中心创新策源功能,科创50股指期货和期权的研发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市场观点认为,开发衍生品意味着增加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工具,将提升市场流动性,从而促进ETF的进一步发展。
【海光信息拟合并中科曙光,新规后首单吸收合并交易!】
海光信息是科创50指数ETF(588870)标的指数第三大成分股,权重高达8.64%。业内人士认为,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进行整合,将优化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产业布局,汇聚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全面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当前,全球科技产业正处于快速变革和重构期,此次两家公司的整合符合全球产业链延伸发展的大趋势,有望推动公司快速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
根据公告,本次重组及正式交易文件需提交双方各自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并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公开资料显示,海光信息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而中科曙光是海光信息的第一大股东,截至一季度末,持股6.5亿股,持股比例为27.96%。
本次交易之受到各方关注,还因为它是新规后的首单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交易。
近年来,政策持续发力并购重组:(1)新“国九条”首先指出,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规定,鼓励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2)“科创板八条”明确,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3)“并购六条”进一步细化提出,鼓励引导头部上市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4)完善股份锁定期等政策规定,支持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同行业、上下游吸收合并,以及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5)5月16日,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发布,明确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并正式建立简易审核程序,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作为适用情形之一,进一步释放吸收合并交易潜力。
【全球科技股反弹怎么看?人工智能长期发展乐观!】
最近一个月,贸易不确定性有所缓解,全球股市反弹。2025年4月14日至5月13日,MSCI信息技术指数涨15.5%,大幅跑赢MSCI全球指数(涨8.8%)。
交银国际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AI落地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其后续应用场景想象空间极大。国内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2024年以来各地产业基金加速落地,市场参与主体从初创型企业,汽车整车厂到各领域龙头公司,可以预见产业发展将明显提速。根据行业领先者特斯拉的量产计划,2025年将生产1万台Optimus机器人,产能扩展至每月1000台;2026年每月产能将达到1万台,2027年进一步提升至每月10万台。行业2025年进入量产元年,随着数据积累、大模型迭代以及硬件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大规模走向工业以及家用场景值得期待。
交银国际表示,人工智能仍是今后一段时间最关键的技术变化,下半年随着部分关键产业链公司完成产品升级,市场关注点或将重回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应用落地变现等基本面。同时,建议关注科技产业链的国产替代进程。此外,汽车和工业等终端需求或在边际改善,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关产业链机会。
(来源:交银国际20250521《人工智能概念:全球科技股反弹,聚焦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