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住刻刀,体验松花石砚雕刻;拿起剪刀,剪出满族剪纸传承人描绘的吉祥图样;观看和购买具有辽宁文化标识的文创产品……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辽宁展团以互动体验激活非遗生命力,以创新表达展示文化新魅力,让观众全方位感受辽宁文化传承与创新之美。
鞍山岫岩皮影戏的唢呐一响,辽宁展区舞台被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有的小朋友被长辈举起,有的干脆坐在了爸爸肩膀上。“一口能言千古事,双手托起百万兵……”随着灵活舞动的皮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吕正业带着老艺人唱起了经典剧目《罗通扫北》。在岫岩当地,庆丰收、办喜事的时候,人们往往请来皮影戏班唱一场。
演出现场,观众专注地盯着幕布,不愿错过每一个瞬间。一场演完,孩子们更是久久不愿离去,跑到后台“探秘”,并试着自己操控一下皮影。
“第一次看皮影戏,很精彩、很特别,自然而然就被吸引了,我想这就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圳市民刘先生说。
在胡魁章笔庄的展位,两位制笔师傅凝神专注地工作,她们面前是颇具年代感的各种工具。路过的观众都不自觉地降低声音,驻足凝视,也有人拿起胡魁章毛笔试着书写几个字,然后冲制笔师傅竖起拇指点赞。
胡魁章毛笔可达“蘸一墨、书百字”的效果。胡魁章制笔工艺第七代传承人齐天娇说, “希望能通过此次参展,让更多人了解胡魁章毛笔,也希望更多年轻人用上我们的毛笔,让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东北大鼓现场表演,铁岭指画现场做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示范满绣……面对面互动交流,让观众触摸到辽宁非遗技艺的温度。
为了充分展示辽宁文化底蕴和风采,我省各地更是纷纷拿出压箱底的好物。岫岩玉雕、阜新玛瑙、喀左紫砂组团出战,在同一个区域展示辽宁瑰宝。一位观众买下两套系列紫砂壶产品,“我们现场产品没有那么多,还需要继续展示,只能从公司发货。”工作人员说。
深度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文创产品,更是爆款频现。
辽宁礼物展区,辽宁省博物馆和辽宁鼎籍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携手带来100余个品类的文创产品。其中,《姑苏繁华图》提灯、簪花仕女的变脸冰箱贴等既注重文化品位,又有实用性,销售火爆。
朝阳礼物展位展示红山文化、化石文化、三燕文化元素的百余种文创,还特别带来了套色印章——七个不同颜色的印章盖完,组成了一幅包含朝阳标志性建筑、代表性文物等内容的精美图案。这几天,来打卡的人络绎不绝。朝阳礼物主理人刘锴语告诉记者,已有参展商联系,希望开展深度合作,进行特色文创产品开发和销售。
老传统、老手艺,新表达、新点子,传承与创新融合,让观众感受到辽宁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新韵。
编辑:高春华
校对:张艳君 张立兵
责编:吴溪 冯心
审核:张增娇 安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