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而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步伐和速度,一定程度影响着整个经济新质转型的进程和效果。
而在新型工业化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工业转型升级正加速推进。一方面,政府持续推动各类工业生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带来一个年规模5万亿的设备更新市场,也让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为产业升级铺设了快车道。
政策与市场双重作用下,工业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当时。
全新服务范式破局工业转型挑战
然而,在推进工业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进程中,企业依旧面临重重挑战:首先,在向高端化转型时,企业亟须通过“利旧焕新”破解困局。传统企业普遍存在设备效率不高,资源循环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同时现有设备与新技术兼容尚存壁垒,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制约着升级改造的步伐;其次,提升智能化水平的“智改数转”仍任重道远。工业转型升级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很多企业顶层设计的不足,导致数字化战略难以与实际业务深度融合,前沿数字化技术与场景应用的融合明显滞后于实际需求;最后,还需要持续深耕“节能降碳”以实现绿色发展。大量工业企业的能效管理仍以粗放式为主,各系统协同不足,缺乏全面、精细的碳排放管控手段,限制了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
面对转型挑战,既要把握政策红利,又要突破传统思维桎梏,这无疑对企业的战略布局、技术创新以及运营优化等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中压及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徐韶峰表示:“激活工业新质生产力,破局工业转型挑战,需要一套全新的服务体系——‘新质服务’”。新质服务以咨询为引领,融合前沿技术与实际场景,可精准诊断企业痛点并开出“先医后药”的解决方案,贯穿企业从升级到运维的全过程,既能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效率“质”的跃迁,又能兼顾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这种融合战略高度、技术深度和运营广度的服务能力,正是当前工业企业突破转型瓶颈、构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赋能工业转型的新质服务标杆
作为产业技术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积极探索新质服务发展的前沿边界,推出了“新质服务体系”,涵盖EcoConsult咨询服务、EcoCare运维服务和EcoFit™适配改造服务,不仅将创新技术与关键场景深度融合,还为工业企业提供覆盖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激发企业工业新质生产力。其面向工业的新质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广泛适配的全覆盖能力,助力工业高端化进程:面向工业自动化的创新服务能力可覆盖工业自动化领域不同品牌的存量设备、不同行业应用,并贯穿设备全生命周期,满足用户多维度升级改造需求。例如针对中压变频器开发的“集成化功率单元组合万能接口方案”,可精准适配电力、冶金、化工、能源等复杂工业场景,助力企业大幅削减设备更新成本,推动设备高端化发展;
•全生命周期专家服务,推动整体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打通工业运营全链路,由EcoConsult咨询服务引领,结合EcoFit™适配改造服务和EcoCare运维服务,为企业提供从规划到落地的可执行洞察。例如,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系统评估与咨询服务,可通过专用检测工具、专业软件以及专家评估,为自动化系统提供全面的健康状态诊断与评估,并提出性能改善和运维优化的建议与方案。
•数字化技术赋能,加速智能化转型:依托AVEVA等工业软件,深度融合数字化勘测、MR远程支持以及AI能力,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改造和智能运维。在浙江台州的一个汽车涂装车间,施耐德电气通过EMS能源管理系统,对重点工艺进行AI预测分析,推测出既不浪费能源又能及时响应生产计划的精确开关机时间,使得工序能够弹性适应排产计划。另外,中压变频服务结合MR混合现实技术等功能,实现远程开机调试、故障远程精准诊断和处理和虚拟培训,为偏远地区、海上平台等用户,提供全天候、主动式智慧运维和远程服务。
凭借新质服务能力,施耐德电气为工业领域用户打造了覆盖利旧焕新、智改数转与节能降碳需求的专业化服务,为用户带来五大核心价值:通过定制化改造最大化设备循环利用,降低更新成本,满足高性价比;通过系统监测,实现预测性维护减少非计划停机,保障生产连续性,确保稳定可靠;通过远程专家支持,提升运维工作效率并确保其运维团队安全,落实高效运维;运用数字化技术与AI赋能传统设备,优化设备资产管理,达成智能升级;将能源管理与优化控制算法等创新技术融合,对能耗与碳排放进行高效管理,实现绿色转型。
一家热电集团的超大功率一次风机已运行10多年,设备老化导致故障率攀升,严重影响生产连续性。然而其改造面临停机时间短、技改要求高、原品牌备件昂贵等问题。为此,施耐德电气提供了量身定制的利旧焕新解决方案,保留长寿命变压器和整套柜体,更换核心主控系统和配件,采用“集成式功率单元组”斜推入原柜内,“换芯不换壳”,同时为每台设备配备数字化运维服务,进行预测性维护。整个改造项目在确保产线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为客户节省1/3的投资成本,并以数字化技术保障了产线的长效运营。
创新驱动工业新质服务持续进化
徐韶峰认为,新质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创新。为此,施耐德电气不断深化“中国中心”战略,持续在华加码研发投入,过去三年实现“三级跳”:2023年,在厦门成立EcoFit™适配改造能力示范中心,聚焦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和电能稳定性的创新服务;2024年,服务业务中国中心成立,集人才、研发、供应链与生态圈之力,为中国市场定制更为敏捷、更贴近应用场景的创新服务方案;今年5月,EcoFit™工业自动化适配改造中心在北京落成,加大面向工业自动化服务的创新力度。
作为施耐德电气服务能力升级的重要里程碑,全新落成的EcoFit™工业自动化适配改造中心集研发测试、方案设计、定制开发、智能制造及交付服务为一体,构建了包含中低压变频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内的全流程服务链条,凭借创新引领、灵活定制、全维覆盖和数字赋能的能力,为工业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适配改造方案,助力其高效完成设备更新。
面向工业的新质服务以咨询服务为新引擎,通过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新模式,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一场全新的价值革命。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必将激发出显著的乘数效应。未来,随着施耐德电气等企业持续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和综合能力,新质服务将以其强大的价值重塑能力,不断激发工业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下一篇:唐学兵当选杭州市中级法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