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以及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预警信息传播合作单位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建言深化部门合作,坚持协同联动,完善预警信息发布部门间定期沟通会议制度、灾害应急会商制度,形成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的强大合力。
恶劣天气是影响道路交通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与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在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合作成效,双方联合推进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的优化提升工作,开展常态化交通气象预警信息共享发布和重要节假日道路交通出行预测等工作,保障公众出行安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刘艳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以更加精准的气象信息,为重点区域和路段提供短临预警服务。
海洋灾害会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对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风暴潮、海浪、海啸等预警信息,并联合编制灾害信息编码规范。该中心副主任陈陟建议,加强该系统的应用培训交流,根据不同新媒体平台制订响应发布策略,拓展海洋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提升海洋灾害预警信息的针对性。
气象灾害是影响旅游安全的重要因素。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气象数据已对接至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开展实时精准的旅游团队气象预警服务,有效提升了旅游行业对气象风险的感知、响应及处置能力。接下来,希望持续深化合作,深入研究短时临近气象灾害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研发旅游气象预警专业模型,丰富应用场景,发挥“数据要素×”效能,不断提高预报预警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切实保障游客出行安全,推动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中国气象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气象灾害预警短信精准靶向发布试点工作方案》,推动利用通信大数据平台精准靶向发布预警短信,努力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到村到户到人。
基于此,中国移动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与预警中心开展“闪信”等强制提醒的高级别预警发布技术应用,通过信息强制提醒等方式,形成防灾减灾全链路信息服务闭环。“希望能打造国际化预警模型,提升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共同讲好中国气象故事。” 中国移动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颜忠伟说。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云网基础设施和数字平台优势,将预警发布嵌入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对高危区域人群分级推送精准预警。“我们将强化智能通信保障体系,保障预警发布及时、准确、安全;依托大数据和大模型,利用‘闪信+靶向短信’提升精准预警和预警必达成效;结合行业场景,推动气象预警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应急行业事业部总裁雷勇说。
目前,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汇集22个部门220类预警信息。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教育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跳出”气象部门,融入各行各业,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业务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持续推进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智能化、组件化、场景化升级,拓展立体化覆盖场景,共同画好“同心圆”,切实发挥预警信息先导作用。
(作者:赵宁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