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1、香港证券市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仿真测试将于2025年5月26日至2025年6月6日进行,交易所、券商以及基金公司参与,旨在通过模拟调整最小价差后港股通业务的委托申报、成交回报、行情接收与展示、股份和资金清算交收等业务处理过程,检验市场参与各方技术系统的正确性。随着最新测试推进,这意味着离正式落地不远。此举有望显著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并且有望提升个股的流动性。
2、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网志表示,过去一周香港新股市场热闹,迎来今年来全球最大宗的新股上市。今年以来,香港新股集资额超过76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7倍,并已达到去年全年新股集资总额接近九成,又称与内地深化联系,是香港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
3、近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将善用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一流的运输物流基建设施,将香港打造成为区内的跨境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未来,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加快产业数字转型、加强数字基础建设、研究促进数据交易生态,并且以大湾区作试点探讨便利数据跨境流动安排,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4、特朗普日前表示,苹果、三星等手机制造商如果不在美国制造,须缴纳25%的关税。当地时间25日,特朗普还表示,欧盟请求将关税谈判期限延长至7月9日,他已同意这一请求。特朗普称,本次与欧盟就关税问题的谈话“非常愉快”。特朗普23日曾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他建议从6月1日开始对来自欧盟的商品征收50%的关税。
5、中信证券研报表示,本轮A股公司密集赴港IPO是出海战略、制度便利和港股流动性改善三重力量助推。优质核心资产在港股正式交易后,短期会活跃对应A股的交易,部分核心资产的定价权可能会逐步南移。这个现象的背后是港股市场的吸引力在系统性提升,一是资产供给结构和质量在持续提高,二是流动性在海外资金回流的背景下趋势性改善,从历史上看,港交所每一轮制度的改革突破都带来了顺应时代特征的牛市。未来,更多优质龙头赴港上市可能成为A股市场风格重新转向核心资产的催化剂。
环球市场
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数在震惊和将信将疑的氛围中集体走弱,其中标普500指数录得日线4连跌。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跌0.6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0.61%。
美国科技巨头全线下跌,苹果跌3.02%、微软跌1.03%、亚马逊跌1.04%、英伟达跌1.16%。
相较而言中概股表现更具韧性,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05%。阿里巴巴跌0.62%、京东跌1.01%、百度跌0.31%、哔哩哔哩涨3.19%、网易涨0.61%。
港股方面,三大指数上周五高开低走,截至收盘,恒指涨0.24%,国指涨0.31%,恒生科技指数跌0.09%。
从市场表现来看,医药、汽车股涨幅居前,消费电子概念走势疲软。
公司要闻
中国通号(03969.HK):近期中标37.89亿元的重要项目,约占2024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1.67%。
名创优品(09896.HK):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9%至人民币44.27亿元;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7.5%至人民币10.373亿元。
中国电力(02380.HK):前4月累计总售电量为4095.09万兆瓦时,同比增加0.33%。
阜博集团(03738.HK):一季度总收入相对2024年同期的增幅约23%。
下一篇:突传利好!关税,重大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