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南京大学生青春戏剧季”带来新玩法
“看戏”去!山水楼台间,景区变剧场
南报网讯(记者 李子俊) 景区“变身”剧场,在游山玩水的同时,还能沉浸式看戏!5月25日,由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和南京旅游集团共同举办的“牛首山·南京大学生青春戏剧季”迎来决赛。大学生们在创作中融入了雨花茶、绒花等非遗元素,在牛首山的山水楼台间沉浸式演出,为游客带来游玩新体验。
“列车前方到站,牛首山站。牛首山又名天阙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当天,南京传媒学院师生带来了原创戏剧《42》,讲述了发生在人生这辆飞驰“列车”上的故事。演员们用声情并茂的表演,展现了人生百态,引得观众连连喝彩。
主演之一、南京传媒学院大四表演专业(2)班同学夏嘉谦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环境戏剧”,在牛首山展演时,景区成了绝佳的舞台布景,景区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被有机融入台词当中,来往观剧的游客非常多。
经过激烈的角逐,讲述20世纪90年代军属大院孩子们成长温情故事的《歌谣》获得最佳作品奖;以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为主题的《无衣》和讲述人生这辆“列车”上抉择故事的《42》分别获得优秀作品奖。
据介绍,本次戏剧季今年3月启动,以“戏剧话金陵”为主题,鼓励大学生深入挖掘金陵文化的内涵和“春牛首”踏春的传统习俗。主办方共收到来自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传媒学院等8所高校选送的35部戏剧作品,成为今年南京规模最大、参与高校最多的大学生戏剧赛事之一。
活动期间,牛首山举办了戏剧展演和偶遇式戏剧表演,大学生们在创作中融入金陵折扇、雨花茶、绒花等非遗元素,通过戏剧的形式让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了更加生动的展现;主办方邀请专业剧作家以牛首山和南京的在地文化为基础,融合非遗元素编撰创作偶遇式戏剧,同时白局、昆曲、越剧等非遗曲目也轮番上演。
与此同时,该活动作为“春牛首·荟金陵”非遗传承季的文化板块,将戏剧搬进景区,让千年山水变身沉浸式舞台,刷新了观演新体验,实现“演出经济与旅游消费”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