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日报
“系好安全绳,给你手锯。注意修剪枯枝时保持平衡!你现在离地面4米多高,务必小心作业。”日前,在宝坻区大口屯镇西堼村,6名专业施工人员正在对编号为12011500012的千年“树王”——唐代国槐进行保护复壮作业。这是宝坻区古树名木专项保护复壮工程的一部分。目前,施工团队已完成4棵一级古树的系统性保护复壮,包括树体清腐、杀菌防虫、外层防腐等工序。
此次工程涵盖辖区内10株一级古树名木,其中包括树龄逾千年的唐代国槐、需四人合抱的“树王”等珍贵古树品种。复壮内容涉及树木健康检测、结构加固与土壤环境优化,力求在保障古树生命安全的同时,为其延年益寿。整个工程预计于6月10日全部完成。
在“树王”国槐复壮作业现场,施工负责人一边指导工人操作高压清洗机清洁树干,一边强调作业规范:“必须经过专业评估才能使用高压清洗,部分区域需先涂抹木材保护剂。”这棵高14米、胸径156厘米、冠幅14米的国槐因树龄久远,树干存在腐朽、虫蛀等问题。团队为其定制了 “古树外科手术”级保护复壮方案:先通过高压喷施杀菌剂和渗透剂清除害虫,再用改良环氧树脂填补树洞,并进行仿树皮着色处理,最后开挖透气井改良土壤结构。“每一步操作都像为老人治病,既要治标更要固本。”负责人介绍。为改善根部透气,施工人员还挖设透气井,并填入塑料盲沟透气管和草炭木混合物,使根系环境显著改善。
位于朝霞街道丁家套村村委会院内编号12011500015的国槐也同步进行复壮作业。该树高12.4米、胸径152厘米,其生长年代可追溯至北宋时期,是全区现存树龄第二长的古树名木。施工过程中发现其部分枝干长期受砖墙禁锢,团队立即实施“松绑”处理:通过专业工具破墙扩展出10厘米生长间隙,并在树枝接触部位加装耐老化橡胶软垫。“这项措施既避免了枝条与墙体的直接摩擦,又为古树争取了生长空间。”现场技术人员解释道。
为抢抓国槐枝叶生长期,自5月10日工程启动以来,施工团队每天工作10小时,集中进行枯枝修剪与结构加固。针对朝霞街道古树分枝倾斜的问题,团队创新采用“铁箍+橡胶垫+钢缆”的软拉纤技术,在避免金属直接损伤树体的同时,有效分散了枝干压力。此外,工程还对所有古树周边的硬质铺装进行破除,统一更换为透水性良好的植草砖,并为其定制营养土,全面改善古树根系的生长环境。
照片由宝坻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推广部提供
下一篇: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