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学校供图
在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的“星”农场里,一群“都市小农夫”完成了一场跨越季节的文化接力——他们春天种下的艾草,变成了一个个充满祝福的香囊。这场别开生面的“巧手制香囊”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手中焕发生机。
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相融
“老师,我的香囊闻起来有阳光的味道!”活动现场,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这些香囊的特别之处在于里面的每一片艾叶都来自学生们亲手种植、养护的艾草。从松土播种到采摘晾晒,孩子们全程参与,让传统文化教育跳出了课本,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生动实践。
一针一线里的文化自信
穿针引线对于很多第一次拿针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但没有人轻言放弃。“我要做一个最漂亮的香囊送给奶奶”,五年级的王同学认真地缝着香囊。在老师指导下,一个个造型各异的香囊逐渐成型,艾草的清香弥漫整个教室,传统文化的种子也悄然种进孩子们心田。
让孩子沉浸式体验传统节日
“现在的孩子都知道圣诞节,但对端午习俗却知之甚少。”社团王阳老师表示,学校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变得可亲可感。据悉,南化实小还将围绕二十四节气开展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教育“活”起来、“潮”起来。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