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1949年5月25日凌晨4点半,上海海关大楼首先挂出了长30米的巨幅标语:“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大上海”,并在钟楼顶端升起了黄浦江畔第一面红旗。76年后的今天,中交上航局的“航道先锋”们在海关大楼,讲述他们以此为原点,建设祖国,走向世界的经历。
黄浦江畔,海关大楼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于外滩建筑群中。这座彼时由江海关(上海海关前身)和浚浦工程总局(上航局前身)共同出资筑就的地标性建筑,在1925年奠基,1927年12月竣工,原名江海关大楼。
海关大楼老照片年逾九旬的王建林原为中交上航局工会主席,他在女儿们的搀扶下来到海关大楼故地重游。他依旧清晰地记得,他人生每一个重大时刻都与海关大楼相关。“我是1953年2月8日在海关大楼6楼的会议室加入的中国共产党,也是在海关大楼的大礼堂里举办了婚礼。”王建林说,三个女儿也都是在海关大楼一楼的哺乳室里长大,在黄浦江畔的钟声里度过了童年。
全国劳动模范、中交上航局勘察设研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季岚回忆道,中交上航局承建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我国水运建设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长江口‘咽喉梗阻’的打通,大幅提升了长江中下游江海联运能力,加快了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步伐。耀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海关大楼赋予的企业精神,我们要用工匠精神打造出一座座地标。”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南北导堤
张祖国是参与过洋山深水港一线建设的“95后”代表,2023年公司工会组织了一场集体婚礼,他和妻子一同登上了海关大楼上的“上海最美露台”。“直面东方明珠、浦江盛景,我不禁感叹:作为上航人,以奋斗者的姿态参与这个美好时代的建设,何其有幸!”
作为疏浚展示馆讲解员,顾明敏已累计带领数万名访客了解百年疏浚史。顾明敏说,“每次在海关大楼给访客讲述企业发展史,我都会告诉他们,正是我们的疏浚联通了世界。”
洋山深水港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交上航局就积极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40余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已承建百余项工程。
今年,海关大楼即将迎来奠基100周年,中交上航局也将迎来成立120周年。中交上航局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全国水运工程建造大师顾勇表示,当前全球疏浚业正在探索如何将“与自然共建”的疏浚理念融入疏浚过程,中交上航局也将积极参与,紧跟时代步伐,为在海洋空间中构建更多全球公共产品贡献中国智慧。
原标题:《在黄浦江畔第一面红旗色升起的地方,听“航道先锋”讲述奋斗历程》
栏目编辑:任天宝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