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西北地区、北方部分地区出现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面对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发生发展,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要求各级气象部门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实时跟踪旱情发展动态,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全力以赴做好抗旱气象服务保障。5月22日前后,北方出现一轮大范围降水过程,国、省、市、县各级气象部门抢抓天气时机、协同作战,组织开展多轮人工增雨作业,全力保障抗旱减灾。
5月20日至21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多次组织青海、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古等省份召开抗旱人工影响天气专题会商,发布3期抗旱增雨作业预案专报;新推出积冰强度、冷云作业可播等级、云相态等5类11种云预报产品,应用于人影抗旱应急服务保障;联合中央气象台研判作业条件,科学指导各地根据空中云水资源条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甘肃省气象局增强天气及旱情滚动监测,多措并举开展抗旱气象服务。21日15时,气象雷达监测到层状云系具备增雨潜力,省气象局立即组织各级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截至22日8时,甘肃省气象部门空地协同,共开展飞机增雨作业两架次,地面增雨作业416点次,全省共计1129个乡镇2218个观测站出现降水。
陕西省气象部门在政府领导部署下,集结省、市、县气象部门力量,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截止22日7时,省气象局共组织榆林开展飞机增雨作业1架次;组织宝鸡、咸阳、杨凌、渭南、榆林、汉中、安康、延安8市35县区开展地面增雨作业182次。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部门周密研判天气趋势,精准把握天气时机,组织人工增雨作业,21日17时起,实施地面增雨作业共80点次,开展飞机增雨作业3架次,全区出现雷阵雨或阵雨,部分地区达中雨或大雨,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
山西省气象局高度重视,针对降水过程统筹协调、科学合理配置人员和增雨作业物资,全面部署开展空地协同人工增雨作业。截至24日8时,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3架次,地面增雨作业217次,森林火灾明火全部扑灭,旱情得到缓解。
截至5月23日8时,青海、内蒙古、陕西等地共计开展飞机增雨作业32架次;甘肃、陕西、山西等共组织地面增雨作业1316次。初步估算,本轮北方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约68.3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约5.0亿吨。有效缓解了旱情,对增加库塘蓄水、降低森林火险、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田东晓、马楠、雒璇、武雅丽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卜钰 责任编辑:郭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