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赵 晨 通讯员 陈一薇
本报讯 5月是嘉兴市人才月。嘉兴国家高新区长期以来积极打造与人才生态最优区相适应的现代人才发展激励机制,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持续迭代人才政策,以全链条的一条龙服务,吸引各类人才扎根落户。
在前不久,嘉兴国家高新区携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嘉兴沃尔德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等多家明星企业,组团亮相浙江省高校毕业生高新区专场双选会暨首届“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供需对接活动,以高校智力源为“创新引擎”、高新区平台为“转化枢纽”、高新技术企业为“需求终端”,构建“三位一体”引才生态,在杭城演绎了一场高含金量的人才“磁吸”大戏。
现场,全球光伏玻璃行业的领军者福莱特集团展位前人潮涌动,慕名而来的求职者将展位围得水泄不通。作为全球最大光伏玻璃生产商之一,福莱特此次带来的岗位矩阵极具吸引力,从实验室工程师、工艺技术员到机电工程师,全面覆盖研发、生产、设备维护等多个核心领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人才需求链条,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将四面八方的求职者纷纷吸引至此。
“研发岗位对于跨学科背景的候选人有怎样的考量?”“机电工程师岗位在职业发展路径上有哪些晋升通道?”现场,一群身着白衬衫的求职者手持精心准备的简历。招聘主管陆先生一边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一边从资料架上取下制作精美的宣传手册,向求职者们详细介绍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项目布局。
在熙熙攘攘的招聘会场中,沃尔德展位同样吸引了不少求职者驻足。这家主营高端钻石刀轮、CVD金刚石材料及制品的企业,此次带来了数控技术员、金刚石功能材料研发技术员、BDD材料应用工程师等岗位,让展位成为理工科求职者的“磁场”。
一位求职者盯着BDD材料应用工程师的岗位要求表示:“这不就是我一直想找的机会吗?既能发挥我的专业优势,又能参与这么有意义的研发项目,太吸引人了!”另一位求职者则仔细记录着展位上的信息,满心期待能在这里开启自己事业的新篇章。
活动现场,一幅“高校出题、高新区搭台、企业解题”的协同创新图景清晰展现:高校输出专利技术、输送专业人才,成为创新“源头活水”;高新区整合政策、平台、资金,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高新技术企业提出需求、承接项目,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当天,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与嘉兴国家高新区就后续产学研对接、毕业生就业、科技攻关等合作需求进行了交流对接。
“今天最大的惊喜是看到越来越多年轻面孔愿意把‘第一份工作’‘第一个创业项目’放在嘉兴国家高新区。”嘉兴国家高新区科技与人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带来的不仅是岗位和政策,更是一个“生态承诺”——让高校的实验室直通企业的生产线,让人才的金点子变成产业的金钥匙。当高校智慧、高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共振,嘉兴国家高新区正成为一片创新热土。随着“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协同机制的深化,这里正加速实现“引进一名人才、落地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辐射一个领域”的链式反应,让更多金点子在高新产业沃土上结出金果子。
今年初以来,高新区正式启动实施“空港秀水创新绿谷”人才新政,开展了首批项目集中评审,举办了首届高新区人才创业大赛。目前已有20个项目入选“空港秀水创新绿谷”人才新政,项目带头人包含国家级人才1名、省级人才3名、市级人才2名、博士8名,项目领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领域的项目占比约70%。高新区将持续加大对科技人才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构筑人才竞争新优势,壮大新质生产力。
上一篇:【方正煤炭&公用】以史为鉴,煤炭能否重现23年行情?
下一篇: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