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鹿杨)在位于平谷区的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孵化基地,1.8万枚由其自主培育的种蛋近日在海关关员的监管下,装车运往首都机场。昨天,记者从北京海关获悉,这批种蛋已抵达马里共和国并顺利通关,这是京产种蛋首次出口非洲国家,也标志着中马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这一路上非常顺利!”公司相关负责人樊世杰笑着说,这批种蛋经埃塞俄比亚中转,现在已经安全运抵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马里共和国。
种蛋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种质资源,其出口质量将影响输入国的家禽养殖水平和农业产业发展。为了让京产优质种蛋顺利走出国门,北京海关成立“种禽出口专项工作小组”,针对企业首次出口面临的“无经验、无路径”难题,实地调研并建立“一企一策”服务。
“检疫监管和消毒卫生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北京海关所属平谷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口国养殖场、养殖设备、饲料和管理等往往与国内有较大差距,会影响出口种蛋质量或种禽产蛋率等重要指标。海关关员帮助企业收集进口国对于养殖设备、饲料的检验检疫要求、证书格式等信息,帮助企业完成出口“一条链”的升级。
数据显示,2024年,平谷海关帮扶企业出口种禽2.63万羽,同比增长59.39%。出口种禽养殖设备2批次,货值19.92万元;出口禽饲料122吨,货值102万元。
“种蛋与普通出口货物不一样,对通关时间及效率要求很高。”为了保障种蛋质量,海关根据企业出口时间倒排工期,提前做好出口报关报检、环境卫生调查、卫生证书签发、中转跨关区协调等各环节准备工作,将种蛋出口通关时间压缩了30%。据北京海关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万多枚京产种蛋顺利出口。
下一篇:《世界成都宣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