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梦雪 北京报道
当合肥的量子卫星在直播中划破长空,与淄博烧烤的烟火气在抖音同步升腾;当深圳无人机编队用光影在纽约时代广场书写“中国智造”,与《黑神话:悟空》将山西古建嵌入全球玩家记忆——当城市品牌从软实力转变为硬通货,直接关系着城市的要素集聚、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构建。
从近年来城市品牌的发展来看,无论是淄博烧烤、贵州村超、哈尔滨冰雕等“软文化”,还是杭州“六小龙”“G60科创走廊”等“硬科技”,均成为当前城市创新发展的靓丽符号。
在这轮城市进化中,媒体不仅是故事的讲述者,更是生产要素的重构者,城市与媒体的互动已超越传统宣传逻辑,演变为重塑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
在新的传播生态之下,主流媒体如何在城市品牌传播中更好发挥效能?怎么讲好新质生产力故事?科技、媒体与产业何以深度协同发展?近期,第二届城市发展与媒体生态创新驱动交流会在京召开,这场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指导,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新媒体分会、传媒茶话会主办的会议上,多位全国主流财经媒体高管,以及“一带一路”媒体代表,共同讨论了城市与媒体新型关系中的新逻辑、新机遇、新挑战。
主流媒体正向“价值引领者”角色进化
近年来,我国文旅市场呈现“多点爆发”态势:淄博烧烤、贵州村超、天津大爷跳水、哈尔滨冰雕、怀化理发师、山西小西天相继走红,带动不少城市品牌火热“出圈”,流量赋能文旅传播的价值持续增强。
城市品牌传播的“现象级突围”的背后,主流媒体在其中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
以淄博烧烤的爆火为例,B站知名up主的探店视频,大学生“特种兵”组团到淄博吃烧烤的热搜,普通民众到淄博旅游打卡的社交媒体流量,成为点燃淄博烧烤热度初始动能,而主流媒体不再担当其中的“主要声音”。
与会代表认为,当传播主体从“专业机构”转向“全民共创”,新的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的价值引领势必成为一切内容传播的风向标。此前主流媒体对“村超”“村BA”的持续跟踪,既放大了基层文化活力,又为乡村振兴注入传播势能,就充分展现了主流媒体“价值引领者”的角色进化。
品牌出海也是本届交流会的核心话题之一。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街头和当地品牌激烈竞争,每天上千万个跨境电商包裹从中国发往全球各地,甚至白酒等中国文化底蕴深厚的消费品频频在外国亮相,如何让我国品牌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突破海外认知壁垒?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以游戏为例,表示在国际传播中,场景化传播比传统说教更具穿透力。
“游戏能够承载很多的文化元素、文化底蕴,以进行有效的跨国传播。对此,中国有极好的基础。在全世界的游戏市场上,中国的游戏市场占有份额接近50%,这是千载难逢的‘无心插柳柳成荫’优势。”喻国明指出,借助《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游戏,今天我们的许多年轻作曲家在短时间之内就成为了全世界头部知名的音乐家,且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时尚元素、文化元素、文化产品都是借助游戏的场景设置,走向社会。
通过对文化元素的场景化再造,游戏带动城市发展的作用正在凸显。2024年,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带动取景地景区爆火,根据携程发布2024年中秋假期旅游数据,大同、忻州、朔州等地旅游订单较端午假期增长近四成,年轻人更是成为山西各个热门景区的主力军,隰县小西天、洪洞县广胜寺、高平铁佛寺、应县木塔等取景地都迎来了游览热潮。
科技创新也是城市靓丽的名片
眼下,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以陕西为例,自“三项改革”实施以来,大量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以万计;此外,从媒体报道层面来看,“合肥模式”“G60科创走廊”“杭州六小龙”等区域科创话题关注度空前。
《华夏时报》执行总编辑张志伟认为,随着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趋缓,科技已成为当前城市进化的新路径。
当前,合肥依托中科大打造“量子大道”,苏州培育生物医药“创新森林”,杭州孵化“数字经济六小龙”,深圳通过“20+8”产业集群发布会塑造“硬科技之都”形象,这些案例实质都是运用媒体的话语体系重构科技创新的传播维度,揭示出科技创新传播中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城市符号,将产业突破转化为发展叙事的重要性。
《21世纪经济报道》总裁虞伟认为,媒体助力城市新质生产力构建,它的一大核心逻辑就是科技赋能、传播破圈和产业升级。科技是底层逻辑,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重塑产业生态;传播是连接枢纽,要打破地域壁垒,构建城市的价值认知体系;产业是核心载体,通过链式、集聚式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三者互促共生。当前城市品牌正在从软实力转变为硬通货,直接关系着城市的要素集聚、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构建。
“打造城市标签非常重要,而通过先导产业去带动城市的发展,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张志伟指出。
那么,城市应如何去打造自己的科技名片?张志伟认为,一是要借力财经媒体思想的力量,提升科技中的文化内涵;二是要对标国际知名企业,城市运营借力企业管理长板;三是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动作用,譬如杭州的六小龙。
正如华为用5G技术突破重塑全球通信格局,比亚迪用电动车技术弯道超车,头部企业的技术突破往往能带动整个“中国智造”的品牌升级。
“我们希望进一步地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媒体深度融入城市的发展,助力城市实现高质量的蜕变,提升城市在全球竞争中的综合实力与影响力。”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表示。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名誉副会长、传媒茶话会创始人刘灿国则补充强调了媒体在做科技传播的同时,自身也要注意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他指出,财经媒体要有自己专业的技术人才,才能在向融媒、智媒转型的过程中抓住先机。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