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交银信托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银信托”)发布了《交银国信·嘉廷3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1次受益人大会会议通知》,召集全体受益人于2025年6月5日以通讯方式召开第1次受益人大会会议,审议事项:
授权受托人将每份信托单位的对应信托财产,以不低于0.95元的价格与相关交易方达成一系列交易,实现信托财产即期变现。受益人对该议案可以表决“同意”或“反对”。
即:投资人放弃收益,按本金不低于95折退出。
根据推介材料显示,嘉廷33号300万起,收益6.2%,期限不超过30个月(另有退出期6个月),规模不超过15亿,风险等级R5,于2022年2月25日成立,信托资金用于从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华侨城”)受让广州华侨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42.4%股权,最终通过项目公司用于广州市增城区郑田住宅项目的开发建设。
根据成立公告显示,第2期A类12.142亿,个人投资者284人;第2期C类规模2.745亿元,机构投资者22人,2022年第1季度管理报告中显示的总金额为15.56亿元。该产品代销机构是交通银行,自然人投资者均是交通银行私行客户。交通银行是交银信托控股大股东,持股85%。
信托期间内,广州市增城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均大幅下跌。信托计划短期内难以通过标的项目销售去化实现退出,且因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标的股权的市场价值已大幅贬损。
据信托圈内人此前报道,嘉廷33号信托计划自2025年3月9日起进入延期。《悲剧!6.2%收益的股权信托逾期!》。值得关注的是,嘉廷33号是纯股权项目,华侨城方面没有回购义务。因此,信托产品延期,并不构成华侨城违约。并且,由于股权性质,该产品2022年3月成立后,没有付过利息。
4月17日,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发布了《交银国信关于嘉廷33号投资者沟通的情况说明》称:“近日,嘉廷33号信托产品有部分投资者向我公司咨询产品退出进展。我公司组织人员予以接待,悉心听取投资老提问并做出了解答。”
据现场投资人向信托圈内人透露,沟通会召开时间是4月15日,交通银行副行长周WF、交银信托总裁赵海慧等多名领导都参加了沟通会。《20名投资人前往交通银行、交银信托!6.2%收益股权产品逾期!》
在沟通会上,投资人纷纷表示,交行在代销在嘉廷33号产品过程中,存在的“保本保息”、“虚假宣传”、“违反销售适当性”的问题。交行方面对此予以否认,称有“双录”,投资人都是自愿认购6.2%收益的纯股权产品并愿意承担相应风险。但投资人表示:我们都有证据。
5月20日,交银信托发布通知:召开受益人大会,投票表决退出方案:投资人放弃收益,按本金不低于95折退出。
信托圈内人认为,抛开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问题,如果单纯从项目角度看,在当前环境下,这个方案差强人意,大概率能通过。
即使在理想状况下,交行销售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投资人起诉后获得全额赔偿,也没有这个方案划算。起诉要耗费几年时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不一定可以全额赔偿,毕竟双录是投资人本人录的。更关键的是,从起诉当天起就不再算利息,时间成本耽误不起,早点退出拿到本金再买个产品就赚回来了。
最后,这个产品也给银行代销敲响了一记警钟:要合规销售!
银行代销信托产品的合规销售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稳定的基石。通过严格履行适当性管理、强化风控能力及完善信息披露,银行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业务稳健发展,同时推动资管行业向“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良性生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