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润)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大戏《四世同堂》作为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终评演出剧目,日前在上海上音歌剧院上演,在剧中饰演大赤包的秦海璐参与梅花奖角逐。现场座无虚席,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全场爆发热烈掌声,共同为这部充满浓郁京味儿的经典之作和演员的精彩表演喝彩。
当天,中国国家话剧院还携手上海黄浦文化旅游集团召开“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以重构创新的艺术理念与追求,在上海上演《四世同堂》《鼓楼那些事儿》《大宅门》《直播开国大典》《北京法源寺》等五部精品力作及《抗战中的文艺》《青蛇》(高清修复版)《苏堤春晓》三部“CNT现场”高清戏剧展映作品。
国家话剧院院长、《四世同堂》导演田沁鑫介绍,这部改编自老舍名著的话剧,是国家话剧院首度排演老舍作品,通过北平小羊圈胡同的平民群像,展现了抗战中“坚持的精神,人民的力量”。历经15年打磨,该剧至今已巡演全国70余城、演出近400场,赢得30余万观众盛赞。
此次上演的《四世同堂》集结秦海璐、刘金山、陶虹、邢佳栋等知名演员,已退休的多位台前幕后老艺术家也回归剧组。7月17日至19日,《四世同堂》将再次回到上海,作为“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开幕大戏亮相大上海剧场,让更多观众感受这部剧的精彩。
“《四世同堂》是我在国家话剧院演得年头最长的戏,它就像我戏剧生命中的一部分。”发布会现场,秦海璐动情讲述了自己15年来排演大赤包这个角色的心路历程,也向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表达敬意。“我们台上现在年龄最大的是李文玲老师,82岁的演员,演了15年的李四奶奶。我们的服装姐姐退休了,这次重新回来给我抢妆(指帮助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妆容、造型的快速更换)。音效、录音、舞监、灯光老师也都回来了。”15年间,秦海璐每年重演都不断调整自己的表演。她希望自己能一直演下去,“即使岁数大了,没气力再演大赤包了,也希望能演四奶奶等其他角色,与这部戏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