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榆阳区青云镇的民宿集群开启了今年的第一波“人从众”模式。这里分布着30余家民宿,已经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而青云镇也借此大力发展以乡村民宿为支点的庭院经济,走出了一条资源盘活、村民就业、经济增收的新路子。
“兰若坊•柿子树下”网红餐厅一角。 田苗 摄走进青云镇兰若坊·柿子树下网红餐厅,小桥流水潺潺,木桌竹凳错落有致,茅草亭古朴雅致……这座以窑洞为主体打造的综合性休闲空间,将传统建筑特色与现代休闲业态完美融合,兼具火锅餐饮、围炉煮茶、网红打卡等多元功能,游客们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惬意悠闲的慢时光。该餐厅自2024年10月试运营以来,凭借独特的风格与丰富的休闲体验,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玩乐的新地标。截至目前,该庭院已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为青云镇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这里离市区比较近,环境很好,也很安静。所以趁着休息时间,和同事们一起出来团建。后期还想在这里举办相亲活动,让大家放下工作上的疲惫,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认识心目中的他(她)。”游客樊荣说。
“尚朴•拾光草堂”网红餐厅外景。 田苗 摄“每逢周末、五一等节假日,我们这里都非常火爆,下一步还将持续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民宿、酒店、酒吧等住宿休闲业态,并打造农场、烧烤、露营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短途微度假的理想之地。”兰若坊•柿子树下餐厅主管张智超说。
庭院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扮靓了乡村颜值,更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增收致富。在青云镇尤家湾村尚朴·拾光草堂餐厅,阳光洒满院落,绿树掩映红墙,新中式风格的建筑在保留原始窑洞肌理的基础上焕发新生。这里原本是废弃的窑洞,经过精心改造,如今已成为集餐饮、茶道、休闲于一体的乡村小院,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体验。
“我们自开业以来,项目持续发力,目前员工中50%以上都来自当地村民,有效带动了周边就业。下一步,我们将深度融合窑洞文化特色,启动二期项目建设,重点打造集轰趴馆、窑洞民宿、特色咖啡屋、共享自由办公区及市集街区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在这里,游客无需远行,便能感受诗和远方的惬意,用夜间点亮白天的生活,让城市生活与田园诗意完美交融。”尚朴•拾光草堂餐厅经理胡雪说。
“尚朴•拾光草堂”内热闹不已,众人惬意聚餐。 田苗 摄从“生态资源”到“经济动能”,从“闲置资产”到“网红地标”。近年来,青云镇充分运用“千万工程”先进经验,持续探索“党建+乡村民宿”融合发展模式,先后引进多个团队,开发出多种业态,以“文旅+”为抓手,探索出“民宿+”产业发展模式,以郑家川“栖心川上”、尤家湾“黄土人家”为代表的民宿集群应运而生,这些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特色、优质的住宿体验,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增加村民的收入。
为提升游客体验,该镇还配套推出“民宿+景区”“民宿+农事体验”等特色文旅项目,以郑家川、尤家湾、色草湾、刘家坬、南峁庄等为代表,通过举办“大美榆阳赏花月”“栖心川上冰雪节”“陕北榆林过大年”等系列活动,先后引进黄土人家团队、拾光草堂集团公司,开发出特色餐饮、休闲农居、田园采摘、茶道等多种业态,让游客既能沉浸式感受乡村生活,又能深度体验本土文化,实现从“路过打卡”到“深度停留”的转变。
“今年五一期间,我镇深入贯彻落实‘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民宿产业特色优势,精心打造色草湾景区旅游品牌,累计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200万元。下一步,我镇文旅工作将继续深化农文旅融合,以近郊区位优势为抓手,重点完善民宿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民宿扩建提升项目,探索‘文旅+康养’‘文旅+电商’模式,推动乡村旅游向高品质、多样化发展,让更多游客走进青云,感受乡土之美、文化之韵。”青云镇副镇长张萌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