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联动 为兰州市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
5月15日,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与兰州市及各县区林业和草原局召开古树名木保护府院联动座谈会,共同探索破解古树名木保护难题的法治路径,推动构建“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新格局。
座谈会以城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单某某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一案为切入点,被告人累计五次砍伐安宁区都市春天生态园9株百年软儿梨古树,该案犹如一记警钟,暴露出现阶段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管理漏洞。会前,区法院与市林草局已赴现场调研,发现兰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存在地方立法滞后、档案管理信息化不足、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古树名木保护形势严峻。
会上,市林草局及各县、区部门介绍了古树资源现状及保护计划。数据显示,兰州市现有单株古树483株、古树群5处(共16186株),保护任务艰巨,与会人员展开深入讨论,在联合巡查、执法衔接、宣传普法等方面达成共识,明确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形成“法院监督+行政履职+公众参与”的古树名木保护闭环。
此次座谈会标志着兰州市古树名木保护从分散治理向系统协同迈出关键一步。接下来,城关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发挥审判职能、创新保护工作举措、强化多元协同共治,共同守护这些见证城市历史的“绿色活化石”,让古树名木在黄河之滨续写新的年轮故事。
责任编辑:任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