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锦群 程佩佩
“小刘,今天的水果到了没有?”
“到了,王叔。等一下,我找给你。”
5月11日,家住遵义市新蒲新区幸福家园小区的王大爷,在社区微信群里团购了云南枇杷、新疆苹果等水果。5月13日下午3点,他就在社区里的快递驿站拿到了水果。
“社区居民通过‘快团团’小程序下单,省内商家一般3至5天,省外的商家一般5至7天,居民团购的商品就到我们驿站,居民来驿站提货,外地商品的成本降低了20%至30%,本地农产品也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幸福家园小区快递驿站负责人蒙路明说。
去年底,遵义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支持邮政快递枢纽建设促进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城乡末端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高效流通。
遵义市快递协会迅速响应,通过深入调研后,明确“社区先行、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以城市小区的快递驿站作为“流量入口”,组建起社区专属服务社群。
在遵义市红花岗区万里路星力城小区面积150平方米的快递综合服务站点,也是一派热闹景象。广西玉米、云南蓝莓、遵义羊肉粉、空心面、生鲜蔬菜等商品在这里进行分拣打包,再派送到居民手中。
“市快递协会与本地不少蔬菜、水果种植基地和农产品合作社达成协议,将它们引入‘快团团’小程序,将产出的农特产品在小程序推出团购。根据订单,种植基地和合作社再把农产品送到居民所在小区快递驿站,我们负责分拣打包。”星力城小区快递综合服务站点负责人介绍。
这一创新模式的实施,为社区居民、农户和快递驿站带来多重红利。对社区居民而言,团购的生鲜商品价格较市场零售价降低20%至30%。驿站因居民自提,免去了二次配送费用,实现了驿站的降本增效和利润提升。种植基地和合作社则是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增加了收入。
该模式运行一个半月,已在遵义市主城区建成60余个服务站点,覆盖人群达5万余人。
遵义市快递协会负责人杨洋表示,下一步,该协会将依托快递末端网点,将这套运营模式逐步向乡镇延伸,逐步完善“团购+快递驿站”的网络布局,在产地和消费者之间架设桥梁,减少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商品流通中间环节,让消费者得实惠,农民增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