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兵器工业集团物资集团在西安市正式启用属地化服务的核心枢纽——陕西中兵雁塔区节点仓及区域服务中心。这一科技型供应链服务体系的落地,标志着军工行业在解决工业品采购及供应链领域“需求散、响应慢、成本高、管理难”等长期痛点上迈出关键一步。
破局之道:“1+5”网络打通“最后一公里”
军工生产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要求极高,但传统采购模式存在四大难题:“小散特急”。需求零散导致采购清单准确率不足40%,专用物料库存积压资金占用高,手工记录引发账实误差超10%,应急采购频繁推高间接成本。
针对行业痛点,物资集团以需求为牵引,以“1个中心+5大网络”为骨架,以物资集团本部为规划、建设及控制的中心,以中国兵器阳光七采电子商务和军工物流两大平台为支撑,协同16家子公司发挥区域辐射优势,统筹资源、控制、仓储、物流、服务等5大网络建设,助力客户实现“阳光e采”。链接整合“中心仓—节点仓—前置仓—线边仓—客户仓”五级仓储网络结构,数智赋能锻造韧性供应链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属地化、多元化服务保障。
在陕西雁塔区节点仓,系统正在搭载和测试自主研发的OMS(订单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平台,以实现节点仓自动化补货、多网数据融合、全链路数字化管控等突破,预计库存周转率将提升25%,综合运营成本下降18%,库存共享与智能补货技术使服务响应时效提升50%。“以前采购就像‘猜谜’,现在清单明明白白,扫码验货还能实时上传系统。”一企业采购员说。
转型样本:从“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
兵器工业集团惠安公司是阳光e采的首批试点单位。该公司生产辅料品类超万种,过去因物料名称与市场标准脱节,采购清单准确率不足40%。物资集团针对该企业选型难、比价难、入库难以及管理成本高等采购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定制打造需求转化、配送验收、售后响应一站式服务模式。
自2023年6月开始,物资集团组建专项驻场服务团队,与企业14个部门密切协作,将1.2万条“内部语言需求”转化为1万项市场通用清单,覆盖年度采购量的80%,实现了需求标准化。推行“包、签、证、书”标准化流程后,质量追溯效率提升70%。
正在积极推进实施的厂区高级服务网点项目,提供驻场选品、应急配送、培训交流等8项服务,将实现7×24小时需求转化、库存智能调度、精准配送验收一站式闭环。
经过近2年的探索,惠安公司采购成本降低3%,年节约资金近百万元。目前,该服务模式已在西北工业集团、电子院等20多家单位复制推广。
智能升级:前置仓开启“零库存”实践
在兵器工业集团北重集团,物资集团为其定制打造900平米前置仓,备货5.4万件刀具,通过“随用随领+自动补货”模式,助力企业刀具库存压降2000万元,领用效率提升75%,实现综合降本逾百万元。
2020年至今,物资集团已免费为生产企业部署智能货柜和数控刀具柜共计129台套,其中智能货柜投放68台,智能刀具柜投放61台。
“云仓不仅是仓库,更是数据金矿。”物资集团数科公司北方云景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物资集团将持续加快研究应用AI、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编制《工业品供应链服务白皮书》,联合军工院所打造“研—采—产—销”一体化联盟,探索并逐步实施供应链金融、数据、标准认定、产品销售、产业协同等增值服务。
科技赋能,强军保供。物资集团正以数字化之力,加快建设科技型先进兵器供应链服务体系,为军工供应链生态书写新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韩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