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5月16日,贵阳市选送的戏曲节目《打金枝》登上第十一届贵州省残疾人艺术汇演舞台。
贵阳市康复定点机构——贵阳市云岩区七彩梦儿童发展中心的老师在和听障学生玩击鼓传花游戏。
2024年第三届“筑城工匠杯”贵阳盲人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竞赛现场。
运动员在参加贵阳市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女子10米激光步枪40发立射(SH1)项目的比赛。
3月14日,求职者在贵阳贵安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上填写登记表。
残疾人事业,似一场春雨,滋润着每一颗渴望幸福生活再升级的心灵。
近年来,市残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积极整合省、市、区(市、县)三级残联资源,坚持推进“爽爽贵阳·大爱筑城”扶残助残品牌创建,做好与“积善贵州”省级助残品牌的联动融合,凝聚起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用关爱与支持点亮残疾人共建共享共富的希望之光,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创造高品质生活
改善残疾人民生,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多年来,市残联多措并举推动贵阳贵安在发放残疾人补贴、康复救助、辅具适配、托养服务、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取得可喜变化,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去年,市残联聚焦残疾人最直接的需求和最大的期盼,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为契机,将重点涉残服务纳入实事保障范围。
一方面,不断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两项补贴”标准,统一重度残疾人(一级、二级)护理补贴标准,由2022年的90元/人/月提高至2024年的130元/人/月,在全省率先将三级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畴,给予70元/人/月的补贴,2024年民政部门共向符合条件的32282名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4412万元。统一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城乡低保标准,由2022年的705元/人/月(修文、开阳、息烽标准)和725元/人/月(贵阳市六城区、贵安新区、清镇市标准)统一提高至2024年的851元/人/月,全年为16201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977万元。
另一方面,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暖心托养,2024年投入中央及市级资金297.6万元,为1984名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专业化托养服务,贵安新区居家托养项目高质量完成,有效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照护负担,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此外,配合医保部门实施重度残疾人城乡居民医保全额资助政策,2024年有36988名残疾人享受参保资助,其中35243人获全额资助。市区两级残联投入480余万元,为12676名重度残疾人全额代缴保费;配合人社部门落实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代缴政策,按100元/人标准为12575名残疾人代缴保费。
推动多种教育发展提质 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近年来,贵阳贵安不断加大扶残助学力度,让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
特殊教育普及攻坚显成效。协同教育部门深入推进特殊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24年秋季学期,贵阳贵安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总数3863人、入学3660人,入学率达98.89%。同时,深入实施“阳光助残·启梦希望”学前教育、“圆梦大学励志成才”等品牌助学项目,鼓励和支持残疾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和学历水平,为就业创业创造更多机会。2024年累计为1618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金400余万元(市级配套193万元)。其中,2名优秀残疾大学生获得“交通银行残疾人大学生励志奖学金”(每人5000元),实现非义务教育阶段帮扶精准覆盖。
融合教育生态持续优化,联合多部门举办“冠军引领梦想”校园行活动,邀请巴黎残奥会冠军程和芳、杨秋霞走进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等3所学校,通过冠军事迹宣讲、现场技能指导等形式,激励学生成长;同步推进残疾学生招生宣传、国家通用手语盲文推广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的良好氛围。
今年,我市还将继续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无障碍改造、残疾学生学习生活补贴、校园文化建设、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工作。
优化无障碍服务 幸福底色更鲜明
人行道上的无障碍坡道和盲道实现全覆盖、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卫生间日渐增多、公共交通无障碍服务愈发贴心、老旧小区无障碍环境持续建设……随着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残疾人朋友、老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者感受到出行的便利。
近年来,贵阳市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迈进,让设施完备、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融入城市肌理,让更多残疾人朋友的生活有爱“无碍”。
一方面,市残联立足本职,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借助“12345”等信息反馈渠道,协调处置无障碍设施存在的问题,将无障碍环境建设融入“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和“爽爽贵阳”文旅等工作中,推动无障碍设施逐步改善,打造“无障黔行”旅游精品线路,助力“六爽”贵阳文旅品牌塑造。
2024年,市残联争取到市政协的支持,将连续三年推进公共环境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贵阳贵安残疾人公共环境无障碍环境建设志愿服务队,发起或参与关于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公益诉讼及督促整改近百起,督促贵阳东站、贵阳轨道交通等重点单位完成无障碍设施的优化提升。
不仅是外部环境“无障碍”,贵阳贵安还将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纳入“为民办十件实事”,至今已完成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85户。
提升社会参与度 书写更精彩人生
不同的人生,同样的精彩。近年来,贵阳贵安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生活更加广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贵阳贵安根据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开展多种有益于残疾人身心健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完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残疾人文化供给服务,促进残疾人文化艺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每年举办一次残疾人大型活动的方式,贵阳贵安先后成功举办贵阳市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贵阳市第八届残疾人艺术作品展、贵阳市第十一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贵阳贵安残疾人飞镖锦标赛、贵阳贵安聋人篮球锦标赛等活动。每年还开展文化助残工程,文化进社区、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活动,特奥运动员训练,重度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器材和家庭指导服务,组织残疾人文体培训,不断丰富残疾人的文化体育生活。
2025年,市残联将继续积极推动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发展,持续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实施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定期组织开展残疾人书法、美术、声乐、摄影、电脑等文化艺术培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扶持基层建立残健融合的文化服务主体,先后投入31万元培育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乌当区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今年将争取在其他区县扶持建设基层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通过贵阳市大数据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完善文化艺术人才库,定期举办大型文化活动。
贵阳贵安还推动残疾人特殊艺术节目参与到路边音乐会的演出中,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和谐的扶残助残社会氛围;加强残疾人青少年体育苗子的选拔和培养,将于7至8月开展残疾人体育集训工作。
贵阳贵安加大精准帮扶力度
打造残疾人就业“无障碍”环境
2025年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保障残疾人全面参与和融入社会,贵阳市持续加大精准帮扶力度,为他们创造更加平等、包容和“无障碍”的就业创业环境,积极拓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激发他们的自强自立的精神,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走出家门、提升生活质量的愿望。
走访企业拓展岗位
“大学毕业后,一直想找份工作来减轻家庭负担,这下终于实现了。”22岁的曹乾斌家住云岩区黔灵镇三桥村,因车祸造成肢体三级残疾。3月14日,他通过贵阳市残联组织的贵阳贵安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成功在家附近的贵州瞿海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单位就职,负责办公室管理工作。
市残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政策+培训+服务”三位一体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2024年,市残联创新工作方法,深入走访全市50余家企业和用人单位,实地调查了解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情况等。贵阳市残疾人就业服务部不仅积极为残疾人寻求适合的岗位,还引导企业和用人单位根据残疾人的身体情况开发适合的就业岗位,并主动申请扶持,提高残疾人用工管理水平,稳定残疾人就业。
今年,市残联还与市人社局等部门加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以残疾人招聘活动为抓手,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吸纳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就业。截至目前,贵阳贵安已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5场(市级2场、区县级3场),101家企业参加,提供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1507个。同时,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促进残疾人就业,其中,贵阳行军蚁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创立手工艺加工品牌“黔小艺”,累计帮助128名残疾人实现就业;贵州筑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建立残疾人人才库,累计帮助3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目前,贵阳贵安持证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的为3.18万人,已实现就业2.48万人,就业率达78%。今年一季度,贵阳贵安实现残疾人新增就业730人。
在今年的专场招聘活动期间,市、区两级残联和人社部门加强就业政策和招聘活动宣传,通过中央、省、市级等主流媒体和官网、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级残疾人服务机构,及时发布就业政策和招聘活动信息,积极引导残疾人参加招聘活动。在专场招聘活动现场开设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心理咨询、职业能力测评、手语翻译服务等专区,安排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服务,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为残疾人开展求职技巧培训和职业规划指导。截至目前,已为1000余名残疾人及家属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活动期间累计走访登记失业残疾人453人。
政策扶持促进就业创业
为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贵阳市制定印发《贵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办法》,对超过规定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超比例部分按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按每人10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扶持;毕业两年内的残疾大学生创业或获得省级及以上运动会、职业技能竞赛前三名的追加补助10000元;获得残奥会和聋奥会名次、亚残会前三名、全国残运会第一名和全国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的追加补助20000元。
今年,贵阳贵安加大财政资金支持,预算使用491.6万元用于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工作,计划扶持5家农村经济实体、8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271家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99家盲人按摩机构,实现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10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00人次、职业能力测评120人次,全年预计新增残疾人就业1030人。加大对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扶持力度,目前已发放2025届残疾人家庭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313.8万元,惠及2000余人。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政策,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目前公益性岗位已安置残疾人就业1546人。
持续开展技能培训
2025年,第七届贵阳贵安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将择期举行。技能培训是残疾人实现经济独立、社会价值和个人尊严的核心途径。开展各类适合残疾人的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梦想,还有助于增强自信、展现自我价值,促进与社会、群体的融入。
近年来,市残联以满足残疾人就业需求为导向,量体裁衣式打造残疾人职业技能实训平台,提升残疾人就业成功率。在云岩区、观山湖区设立市级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涵盖中医推拿、家政服务等10余个工种,所开设的课程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尤其是当下比较热门的网络直播营销、短视频制作等课程受到残疾人朋友欢迎。
此外,为持续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市残联还通过建设用人单位企业库和残疾人人才求职库,抓好人才、市场两端供需对接服务。一方面,以2024年举办的残疾人招聘会为基础,建立残疾人用人单位企业库,目前已入库企业199家。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对接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广泛了解2016年至今的残疾人高校毕业生或获得市级以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文化艺术、体育竞赛前三名的优秀残疾人的就业意愿,建立残疾人人才求职库,目前入库人才756人。
下一步,贵阳市将继续以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为目标,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扎实有效的扶持措施和政策支持,帮助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汤利/文 周永/图
(《“春天的事业”书写暖人的故事》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上一篇:歌舞齐上演 欢动筑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