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谢飞燕)5月18日,沈阳市“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南院广场启幕,活动全面展现沈阳“百馆之城”建设成果,创新打造“展、游、赛、联”四大文博惠民活动,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推出“沈阳‘百馆之城’展百馆、观百展”展览,系统呈现沈阳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正式启动“百馆之旅 博物之美——我们喜爱的沈城博物馆”摄影大赛及巡展,以观众视角用镜头捕捉沈城博物馆的独特魅力;“抗战寻英”文物主题游径的推介启动,沈阳联动辽宁9市、9处国保单位及17处抗战遗址,串联东北抗战史迹,精心打造“红色研学游”,构建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新场景。
此外,活动现场还发起2025年沈阳市文物保护知识全民挑战赛倡议,将通过线上线下文保知识竞答,广泛宣传普及“四普”及文化遗产知识等要点,掀起“文物保护 人人有责”的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全城热潮。
启动仪式后,参会人员共同参观了“百馆之旅 博物之美——我们喜爱的沈城博物馆”摄影大赛作品展。首期展出120幅精选参赛作品,从六个维度生动展现沈城百家博物馆的风貌。
近年来,沈阳市全力推进“百馆之城”建设,百余座贯通古今的博物馆如璀璨明珠,分布在城乡各个角落,让城市化作一部可阅读、可感知、可对话的立体史诗。
目前,全市已开放106家文博场馆。其中,备案博物馆27家,构建起国家一级馆领航(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 ,百馆织网 文脉满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专题馆特色绽放的格局。在84.2万平方米文博空间内,19.6万平方米展厅陈列着逾7万件典藏瑰宝,1600余名文博工作者用心织就起“城区25万人/馆的共享网络、9万人/馆的全域覆盖”。
22个全国、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沈扎根,同时7个国家4A级、17个国家3A级景区在文博场馆里构建文旅融合新场景。沈阳创新推出“百馆工程+”模式,精心串联106家博物馆、200余处文化遗产,匠心打造“一眼千年·百馆揽胜——名城寻踪、工业密码、红色印记、民族共舞”主题游径,为游客开启城市深度游,“跟着大展来旅行”成为沈阳文旅新名片。同时,将“文物会客厅”嵌入街道社区、乡村、胡同、校园、商圈、厂区及产业园区等空间,形成全域覆盖的沈阳文博场馆“生活圈”。
2024年,沈阳各大文博场馆推出展览279个,参观人次达2100万,创历史新高,彰显了沈阳城市文化磁场的强大吸引力。
上一篇:乌椹落尽夏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