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程浩楠 经小飞 文/图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南宁有些商场的地下层标识简明扼要,电梯内外标注统一,让顾客一目了然。相关专家也指出,商场去“地下化”设计,实际上反映了商业空间规划中的深层逻辑。
南宁市朝阳路一商场的楼层标注让人一目了然。
市民希望简化、统一标注
一些市民认为,商场设置楼层标识应当让人一目了然,如今“洋气”的字母标识却把人绕晕,影响了出行体验。不少顾客希望,商场能采用更简单、统一的楼层标注方式,如B1、B2或-1、-2等,或者统一格式,减少理解成本,不让大家“猜谜”。
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不少商场表示,会听取顾客意见,进一步优化指引,并考虑增加更直观的“地下层”或“负层”标注,完善导视牌和电子导航系统。对于电梯内按钮楼层跟电梯外的标注楼层不一致的情况,也会及时进行更正。
另外,为了解决前来商场购物的车主找车难的问题,南宁市越来越多的大型商场都启动了找车小程序,车主只要扫停车场内张贴的二维码,输入自己的车牌信息,就能迅速找到自己车子停放的楼层、所在区域和具体车位。
高流量业态“下沉”是趋势
商场楼层的设计,为何热衷用这些洋气的字母标注呢?南宁市多家商场回应称,楼层标识是根据建筑设计、行业惯例以及国内高端商场、国际化商业体的命名方式设置。
“我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5月16日,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表示,如今的餐饮、娱乐等高流量业态“下沉”,形成垂直商业生态,与地铁无缝衔接,让交通节点商业价值最大化,利用交通便捷性与多客源反哺“上层”商业。
商场高流量业态“下沉”是一种趋势。
姚华指出,这种去“地下化”的命名方式在其他地区和国家运行多年,商场通过符号重构,消解消费者对地下空间的负面联想,说明在操作性上没多大问题,关键是要把指示牌做明了。
“高级感”更应注重实用性
“当多数顾客需要问路才能抵达目标楼层,所谓的高级感就成了商业之痛。”广西一建筑设计院的专家谢友生认为,商场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语言设计,有效降低顾客的寻路压力,提升购物体验。
谢友生指出,符号重构背后的商业博弈,商业项目的地下空间命名问题,本质是商业价值最大化和用户体验便捷化的冲突。商场楼层标注是空间导航的核心环节,设计需兼顾直观性、连贯性和多维度记忆点。好的楼层标注应让顾客在无需思考的情况下,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去往目的地的路径。比如,地下层可根据实际场景标注“B1·美食”“B2·停车”等,电梯按钮也同步对应,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