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杨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有一种重返校园的青春感,希望能常有这样的活动,不仅陪伴了孩子,还一起锻炼了身体。”这是北京回民实验小学学生家长魏女士在参与民族体育亲子运动会后的真实感受。
近日,北京回民实验小学第二届民族体育亲子运动会在天坛体育场举办,700个孩子与家长感受了一场民族风与运动会的碰撞。
开幕式上,孩子们身着各类民族服饰,唱起《爱我中华》,跳起蒙古舞蹈……田径场成了展示民族文化的露天舞台。“开幕式节目就是我们的一大亮点,绝大部分节目都是孩子们自己选定,自编自演的。”总裁判长乔石说,民族体育亲子运动会以改良后的民族体育项目为主,“让家长与孩子携手运动,不仅能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也能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强身健体,同时还能促进家校配合与协作。”
本次运动会结合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设置了“彩虹伞”“拔河争锋”“动感颠球”等近10项民族体育运动。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也是这次运动会六年级的团体比赛项目之一。“左右,左右……”六年级三班的参赛选手们齐喊口号,脚步整齐划一,在发令哨声响后就取得了绝对优势,率先冲过终点,取得胜利。
六年级学生师婉婷告诉记者,学期开始,体育老师会先用两节课的时间介绍民族运动的理论知识,在之后的课程中,让同学们亲身体验。“运动会上的民族项目只是我们平时学过的项目中的一部分。”
5月16日,回民实验小学学生与家长在进行8字长绳接力比赛。杨丽/摄“我先报了名,回去再跟爸爸说我们一起参加8字长绳接力比赛。”六年级的李竺嫙边说边看了看身旁的父亲。刚结束比赛的李先生道:“我平时没有锻炼的习惯。女儿的要求,我和她妈妈都会全力以赴尽量满足,所以其实是她带动了我的锻炼。”当被问及参加运动会之后的感受,李先生说,赛场上跳绳的瞬间让他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我也发现,运动是一个很自然增进亲子关系的方式,以后我也会多陪女儿一起锻炼。”
比赛之外,甘肃省拉卜楞藏民小学教师代表主持的摔跤项目体验区里排起了长队。跃跃欲试的男孩们系上腰带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推拉起来。
5月16日,回民实验小学学生在体验摔跤。杨丽/摄三年级的杨承瑄是这场“摔跤赛”的其中一位获胜者。“这是我第一次摔跤,平时我和妈妈只是一起跳绳,但是以后我想带妈妈体验更多民族运动。”
乔石介绍,学校将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体育的育人价值,注重家校融合与协同育人。“我们会继续深化民族体育课程开发,让健康理念深植于校园文化中,让学生在运动中传承民族体育精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下一篇:武契奇:我已经“受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