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培凯
巴塞罗那的春日傍晚,在皇家广场参加了一场品酒沙龙,是此次国际会议的欢迎酒会。邀请函上写着,特别敦请爵士钢琴大师伊格纳西·特拉扎(Ignasi Terraza)到场,与世界各地的学者共度欢乐的一晚;通过品尝“加泰罗尼亚的美酒”,让大家在严肃而热烈的学术讨论之外,感受西班牙生活的热情。
虽然我喜欢钢琴,但对爵士钢琴不甚了了,我以为爵士乐主要靠小号与萨克斯风,钢琴只是伴奏。邀请函上称伊格纳西·特拉扎为大师,他应当大有来头,绝非等闲之辈。仔细看了看介绍,得知伊格纳西在巴塞罗那出生,是盲人音乐家,还是西班牙首位拥有计算机工程学位的盲人;他不仅在世界各地举办演奏会,也是加泰罗尼亚音乐学院的教授。这才明白会议组织者请他来为品酒沙龙演奏的用意所在,因为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口述影像”,探讨如何通过解说,让视障人士领略大千世界的光彩,觉察风流云散的苍穹,辨识天生万物的行动与姿态。视障人士只是视觉出了问题,“目盲心不盲”,对大化流转与世事变迁有敏感又独到的体会,而且因为听觉灵敏,他们更善于感知音乐表述的情绪起伏,体味悲欢离合的百转千回。
品酒会一开始,主持人就声明今晚是沙龙,不是音乐会,大家一定要互动,切勿坐着不动。在欢欣鼓舞品尝好酒的同时,要踊跃点评,要联系爵士钢琴大师的即兴发挥,要让这场沙龙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然后,他让助理分发眼罩,请大家蒙上双眼,用心品味美酒与音乐。戴上眼罩,失去视觉,心绪随着钢琴的乐音飘荡——这是高山,那是流水;这是平坦却充满褶皱的塔韦纳斯沙漠,那是地中海蔚蓝的波涛;隐隐听到海鸥飞过码头的凄厉,骤雨突降兰布拉大街、行人匆匆走避的脚步声……
酒香随之弥漫开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递过来的第一杯酒是cava气泡酒,也就是西班牙香槟,香味如烟花绽放,在口腔中爆发。主持人问:“大家感受到什么?联想到什么?说说看。”底下有人嗫嗫嚅嚅,说新鲜,像春天;紧接着有人说清新、润喉。我心想,这些学者的联想为何如此苍白,只一两个词,连句诗意的话都说不上来。假如叫岑参来说,开口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或者学学黄庭坚,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再不济,也要背两句拜伦的诗:“Still from the fount of joy’s delicious springs/Some bitter o’er the flowers its bubbling venom flings”(欢乐的甜美甘泉其来有自,花朵的汩汩毒素散发苦涩)。一群硕学鸿儒,在芬芳香槟的刺激下,居然难有诗意的表达,我生出些许疑问:他们能否如实描述世上千姿百态的璀璨,从而让视障人士领略到纷繁世界的光彩?
而后递过来的本地的白葡萄酒,带有欢快的跃动感,配合伊格纳西跃动的音符,不由得迷离于加泰罗尼亚的夜晚。主持人复问:“大家有什么感受啊?”回答又是柔和、轻柔、清爽之类,好像小学生背形容词那般。我几乎要起身喊出自己的感受,还好,理智战胜了冲动,紧咬双唇,一言未发,心中却念叨着:我在巴塞罗那蔚蓝的海水中游泳,海风吹来了地中海孕育的历史芬芳,浪漫的情爱撒下一张渔网,收起连绵不绝的杀伐血腥。今夜云淡风轻,今夜我闲坐在皇家广场,轻轻啜饮西班牙的欢愉与哀伤。这杯酒的温润雅致,灌醉了奥韦尔笔下加泰罗尼亚的悲情,让我潸然泪下。
品酒的程序继续,由白到红、由清淡到浓烈,有飘逸的桃红酒,还有馥郁的红酒,以晚摘葡萄甜酒收尾,令人长久陶醉于甜蜜的梦乡。钢琴的乐音也伴随美酒的性格,由轻柔到激昂,一直延续到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