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牛伟坤)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微生物菌种的自动对焦、文物里的神奇动物“活”了起来、小恐龙数字人展厅内上岗做导览……今天,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举办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自然科学文化传承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未来范式”被新鲜呈现。
9时,博物馆西门广场上,微生物互动观察设备前,一位观众按照系统提示,将黑根霉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下。系统对观测区域进行自动定位和对焦后,黑根霉在几秒钟后清晰地显现在屏幕上。不远处,“智衣衿”文创体验一体机吸引观众争相体验。骑行异特龙、身着马面裙……挑选好模板后,观众便可一键生成自己的专属照片,并免费打印带回家。“小小探险家:寻找文物里的神奇动物”活动火热开展。
展厅内,AR(增强现实)技术与小恐龙数字人导览系统为观众开启一场“时空对话”。跟随虚拟向导推荐的路线,观众可以与明星展品展开互动,体验地质演化场景的动态呈现等。
探索角教室开展了“趣辨博物——新技术识别动植物”亲子共学活动。活动中,家长与孩子通过小程序扫描馆内动植物标本,跟随系统识别物种信息,在趣味挑战中学习生物知识,加深对自然科学的理解。
上一篇:永义国际附属购入百福股份
下一篇:资金流向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