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张冲 □ 本报通讯员 于淼 韩丙江 飞鹤乳业、北大仓酒厂、元盛和牛,这些耳熟能详的国货品牌,都源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统计数据显示,齐齐哈尔现有“四上”企业1404户,其中规上、限上企业813户,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1万个。 今年年初,齐齐哈尔市委政法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印发了深化“齐心护企”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建设2025年任务清单,并围绕全市政法系统执法司法质效提升启动了一系列工作。 “企业是我们的‘眼珠子’‘心尖子’,要牢牢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案案检验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理念。”齐齐哈尔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拥军连续3年在市委政法工作会议上部署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
高位推动横向齐心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最有发言权。”近日,齐齐哈尔市政法系统深化“齐心护企”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后,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修洋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齐心护企’的‘齐’是齐齐哈尔的齐,也是齐心协力的齐,打造这个品牌就是要求全市政法系统齐心协力、凝心聚力护航企业发展。” 在以往服务企业的基础上,齐齐哈尔市委政法委启动“全市政法机关遍访规上、限上企业解难题”活动,通过进一步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全面掌握企业涉法需求,有针对性研究工作措施。 2024年9月,市委政法委制发《全市政法系统共创“齐心护企”品牌 助力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在惠企政策出台、政法服务供给、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齐心护企”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建设全面启动。 全市政法各战线一以贯之抓落实,迎难而上、破题而进。 “树牢‘案案检验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格公正司法,做到定分止争。”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朱卫国第一时间落实部署,要求以高质量民商事审判工作助力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全市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齐齐哈尔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杜海波提出,对各类经营主体必须一律平等保护、依法保护,综合运用打击、保护、监督等检察手段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助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4年至今,齐齐哈尔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秦立宇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聚焦重点项目和产业园区,推动全面梳理公安政务服务行政审批事项,在简化程序、压缩时间、创造便利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基层联动纵向协力
2024年6月,齐齐哈尔某知名酒企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其他酒类商品包装外形上突出使用了该酒企注册的外形商标,遂起诉至法院。 齐齐哈尔中院知识产权合议庭受理审查后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便采取诉前调解方式促成当事双方达成和解,法院依法作出司法确认民事裁定书,被侵权酒企获得赔偿,有力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齐齐哈尔中院作为黑龙江省首个被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试点单位,灵活调配刑事、行政、知识产权审判资源,并设立跨区域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妥善审理了涉酒业、粮食、石油等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知识产权案件,依法保障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权益。齐齐哈尔中院还联合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及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先后成立酒业、中医药、文艺作品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盟,搭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成立鹤城烤肉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本土特色”知名企业、特色产业提供专业精准司法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 为深入落实“齐心护企”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建设,龙江县委政法委统筹政法机关成立“法治服务专员”团队,为辖区47家“双上”企业“一对一”匹配“法治服务专员”,常态化提供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定制服务,针对企业涉法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沟通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合力解决。2024年以来,“法治服务专员”共为辖区企业解决具体问题42件。
上下贯通联合助企
“拨通助企热线后,两名专职助企民警上门答疑,并开辟‘绿色通道’,不到两个工作日便帮我们解决了赴港澳多次商务签注问题,让公司相关业务得以顺利开展,这种高效服务特别暖心。”黑龙江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张先生说。 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落实“一企一诉求一协调”机制,设立专职助企民警,实现“一对一”精准化服务,及时为企业纾困解难。今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深入开展“暖企护航行动”,走访重点企业48家,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诉求13个。 今年3月,齐齐哈尔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开展“进企业、送服务、促发展”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律师法律服务专长和法务实践经验优势,为10余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和规避管理风险提供解决方案,以法治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上一篇:保障可靠供电 促进文化交流
下一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速集聚